3月31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商务部网站上刊发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由于中美统计存在误差,2009年美国实际对华贸易逆差应在美方公布数据基础上减少约600亿美元。也就是从目前美方公布的2268亿美元降至1668亿美元左右。
陈德铭在文中批美方计算错误的同时还再次表态,人民币汇率无法解决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这是在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赴美就中美贸易问题谈判后,陈德铭的首次表态,也是官方对美国施压人民币汇率的再次有力回应。
在汇率变动与否的关键时刻,又适逢国内广交会开幕之际,这篇文章同时以中英文发布,显然,陈德铭是希望国际社会能够清楚中国的立场,无疑也给国内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此次对于人民币汇率态度空前坚决,因此人民币短期仍然将以维稳为主。
平添顺差600亿美元
最近几周中国官员曾多次出面为中国的外汇政策进行辩护。这次也不例外。
3月31日,商务部网站上公布一篇陈德铭署名文章《建设性地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文中详细陈述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的五个基本事实,并称美国对华逆差程度被明显高估。
这一说法是来自于一份由中国商务部与美国商务部、美国贸易谈判办公室共同发布的中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研究报告。
报告中指出,造成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原产中国的货物通过其他经济体转口至美国过程中的增值部分被计算为中方顺差;二是在对美加工贸易出口中,中国企业通常只负责接单生产,不掌控设计、运输、销售等环节,美方进口报关价格高于中方出口报关价格,进而推高中方顺差。
照此推算,2009年美国实际对华贸易逆差应在美方公布数据基础上减少约600亿美元。
人民币短期维稳
插曲背后则是中国在人民币汇率的立场越来越清晰。
陈德铭表示,一国本币升值对调节贸易收支的作用有限。2005年-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1.1%,同期美国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年均达5.9%,对华逆差年均增21.6%,是史上规模最大、增长最快时期。
200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定,而美国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5.7%降至3.5%,对华逆差下降16.1%。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也曾因货币问题向德国、日本施压,迫使两国的货币大幅升值,但到2008年,美国对德国仍然逆差429亿美元,对日本逆差726亿美元。由此可见,贸易流向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供求关系,而非汇率。
"中美经贸合作不仅给中国,也给美国带来巨大收益。简单地把中国在货物贸易中的顺差解读为中国受益,美国吃亏,是非常片面的。"陈德铭表示,中国出口产品,惠及美国民众,物美价廉的产品有效抑制了美国通胀,提高了美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中美贸易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
因此,陈德铭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五个基本事实需要认清,即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美国对华逆差程度被明显高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加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美国长期逆差与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地位有关;人民币汇率无法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国内对出口和汇率稳定的依赖还会增强,人民币快速升值最快也要到下半年。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