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星期二

【转贴公社】 《纽约时报》:温氏家族与平安崛起

平安免于拆分后,温家宝的亲属和他妻子的朋友低价获得了大量平安股票。他们通过复杂的持股结构一度控制了平安3.2%的股权,在平安上市后获得了可观增值。

中国深圳――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一家保险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其负责人劝说中国领导人放松要求拆分该公司的规定。

1999年秋,官员们被告知,平安保险(Ping An
Insurance)的生存危在旦夕。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和中国央行行长都直接收到了相关请求。这两名位高权重的官员都对平安所在行业有监管权。

《纽约时报》查阅了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写给温家宝的一封信。马明哲在信中请求道,"恳请温副总理从更高的层次予以领导和协调。"

后来平安没被拆分。

事实证明,努力游说取得的成果是非常巨大的。

平安后来成了中国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以500亿美元(约合3113亿元人民币)的身价领先于美国国际集团(AIG)、大都会人寿(MetLife)和保诚集团(Prudential)。而在幕后,温家宝的亲属得到了平安的股份。一旦平安实力回弹,这些股份将会价值几十亿美元。

本报上月报道,在温家宝自2003年出任总理后的任期内,他的亲属变得非常富有,获得了旅游度假村、银行、珠宝公司、电信企业以及其他企业的股份。

《纽约时报》的调查发现,截至目前为止,他们财富的最大来源是平安的股份。在平安取得豁免不受大型金融企业应进行拆分这项规定的影响约八个月后,他们买进了平安的股份。

监管记录和公司记录显示,远在大多数投资者能购买平安的股票之前,一家名为泰鸿(Taihong)的公司便通过早前在平安持有股份的国有企业获得了平安的大宗股权。不久后,泰鸿便被温家宝的亲属控制了。不管怎么看,该公司在这笔交易中获利颇丰。据采访和公开文件显示,泰鸿2002年12月购买平安股份时的价格是另一家大型投资者英国银行汇丰控股(HSBC
Holdings)两个月前的购买价格的四分之一。

截至2004年6月,即便在平安于香港证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上市之前,温家宝亲属所持股份的价值已是四倍于从前。截至2007年,泰鸿最初那6500万美元的投资已价值37亿美元。

公司记录显示,温家宝的亲属通过那笔投资获得的利益极有可能在2007年年底达到22亿美元的峰值。2007年是泰鸿作为股东的记录公开可查的最后一年。因为泰鸿不再出现在平安的公开文件中,目前尚不清楚温家宝的亲属是否继续持有平安的股份。

同样无法获知的是,温家宝和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是否亲自介入,批复了平安不要拆分该公司的申请,以及温家宝对自己亲属持有的股份是否知晓。

但平安的内部文件、政府文件以及同银行家和平安前高管的采访表明,在参加了相关会议的监管部门中,副总理办公室和央行都名列其中,且都有权批准不拆分平安。

文件显示,只有两家大型国有金融机构得到了类似的批准,免于被拆分,而三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都被迫进行了拆分。中国的许多大型银行都按照拆分要求,出售了在其他机构的资产。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拆分的规定是金融危机后出于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担忧而实行的。

平安向《纽约时报》发了一份声明,称公司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过并不知晓股东背后的所有机构的背景。平安还表示:"股东之间的任何股权转让是股东的正当权利。"

中国外交部没有回复请其为本文置评的电话。早些时候,外交部的一名发言人严厉批评了本报对温家宝家属的财务状况所做的调查,称"有关媒体的报道抹黑中国,别有用心"。

本报上月报道了总理家族的财富后,代表温家宝家族的律师称本报文章中有未指明的错误且温氏家族保留采取法律措施的权利。

此外,中国政府屏蔽了中国大陆对《纽约时报》中英文网站的访问,称采取该行动"符合法律和法规"。目前,对本报中英文网站的屏蔽仍在继续。

本报无法和温家宝或戴相龙取得联系以求置评。预计温家宝将于明年3月退休。而戴相龙现在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

参与了平安2004年香港上市,及其后来2007年上海上市的中外银行家和律师称,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温家宝的亲属获得了该公司的大量股份。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曾持有大量的平安股份,并在平安于香港首次公开募股时,作为主承销商。两家公司的高管也表示,从未被告知温家人的持股情况。在平安的敦促下,这两家投资银行也在2000年向温家宝及其他监管者提出请求,不要按照规定拆分平安。2005年,两家投行的私募股权融资部门把他们持有的平安股份以一起卖给汇丰银行。出售价约为10亿美元,比他们最初投资上涨了14倍。

《纽约时报》查阅的几千页公开公司文件显示,温家宝的亲属并未直接以他们自己的名义持有平安股份,而是用一层又一层隐蔽的合伙人关系掩盖了他们的持股状况。

在上个月的一次访谈中,温家的一位富商朋友段伟红称,其实是她持有那部分平安股份,而温家宝亲属出现在持股记录上,只是一个意外。这个过程包括借用他们的身份证件,并取得他们的签名。

对于披露与上市公司运营直接相关的基本公司信息,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都有详细的法规。这些信息包括大股东的身份,以及持有大量股份的公司是否为关联方等等。但是法律专家称,这些法规的执行力度一般都很弱,这点在大陆地区尤甚。他们说,也有一种名义股东的习惯做法,亦即由某人代表另外一个人持股。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最有经验的律师和会计师都无法一窥究竟。

《纽约时报》并未发现有迹象显示,这方面的法规或任何其他法律被违反,也未找到任何证据证明温家宝以本人名义持有平安股份。

在研究过《纽约时报》提出的问题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of
Hong Kong)及香港证券交易所拒绝发表评论。北京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则并未回应质询。

平安现在最大的股东、持有15.5%平安股份的汇丰银行,也拒绝发表评论。汇丰银行上周宣布,作为其广泛筹资活动的一部分,正在考虑出售自己持有的平安股份。

如今,平安是一个成功的大集团,去年的营收为400亿美元,在中国有约50万名保险销售员。它是中国唯一的完全一体化的金融机构,拥有中国第二大的保险公司、一家信托公司和一家证券公司。

2010年末,平安进一步增强力量,宣布了一个40亿美元的交易,并从此控制了中国中型商业银行之一,深圳发展银行。现在,平安正在深圳修建一个新的公司总部,一栋115层的壮观办公楼。该大楼由纽约建筑公司KPF建筑设计所(Kohn
Pedersen Fox)所设计。

差点被拆分

高中毕业生出身的平安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马明哲,最初是袁庚的助手。袁庚是中国最早的一些经济改革中的先驱者,也是平安保险的早期领导者。

袁庚欣赏马明哲的聪明才干,因而让他负责一个由国家管理的工业园的人事工作,并最终让他负责新成立的平安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在新兴海滨城市深圳生根发芽。

马明哲的时机很好。那时中国刚刚开始重构其国家主导的经济体系。政府开始打破共产党干部在养老金、社保和住房保障上的铁饭碗。

尽管平安创立之初是国企,却是首批实验西方管理模式的中国保险公司之一,包括聘用保险业务精算师,开展后台运营工作,及引入外国股东。

1988年,平安成立。马明哲负责协助管理这家小公司。几年后,他为公司寻觅美国的知名股东。

1994年,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私募股权融资部门各自出资约3500万美金,购买了7.5%的平安股份。在当时,这是一家中国金融机构收到的最大一笔外商投资。

平安最初的成功大多归功于马明哲。马明哲是个充满冲劲的高管,因其管理技巧、政治技巧及冒险精神而受到推崇。

"他具备一个伟大企业家的所有特质,"曾在20世纪90年代参与管理平安上海分公司的严峰称,"他学习能力很强,知道怎么适应新形势,而且做事很有决心。为了实现目标不惜一切代价。"

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到中国后,中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末走软,该公司的增长动力遇到了问题。

臃肿的国有企业开始崩溃,到了1998年,中国一些最大的国有银行几近破产。

平安辛苦得来的财富也开始不断蒸发。和中国大多数大型保险公司一样,平安是利用可以保证大笔收益的长期投资产品来赢取新客户,这些收益是利用银行在通胀时期为存款提供的高额利率来获得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银行利率暴跌,该公司也损失惨重。

1999年,平安的高管开始承认,该公司处于破产边缘。作为一家联合控股的股份公司,平安拥有很多大型机构投资者,其中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但很多这些公司都拒绝通过购买更多股份,为平安提供需要的资本金来进行救助。

平安一名前高管在要求匿名的前提下透露,"当时大家都不确定平安能不能继续下去,以后会怎么样。"

此外,来自政府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因为担心金融体系存在的系统性风险,北京的监管机关加大执法力度,要求金融机构限制经营活动的范围。

银行被告知要出售证券公司或信托公司的股份;保险公司则必须在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之间做选择,而不再同时经营两者。

1998年中国新的保险监管机构成立,之后它开始施压,让平安拆分其信托和证券业务,并将人寿和财产保险部门分成独立的公司。

1999年11月,时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的马永伟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该机构已经做好计划,要对平安及其他保险公司进行拆分。

"分业经营方案已经提交国务院审批,"马永伟对媒体称,他还表示将"深化保险系统的改革"。

监管机构让步

在公司即将拆分之际,马明哲(英文名Peter
Ma)开始给北京的领导人写信,向助手口述备忘录提醒自己要为高层官员"购买高尔夫球杆",还列出详细的图表,规定平安每一位高管应该担起的游说责任,上述记录的副本显示。这些副本已经经过了前平安高管的核实。

马明哲将自己的精力锁定在中国政府最高的行政机构国务院上,国务院由38名成员组成,高级领导人包括总理朱�基和副总理温家宝。此外,平安还同时向有监管保险业责任的中国央行行长戴相龙寻求帮助。

温家宝地位独特。他曾在权力巨大的中央金融工委任书记,中央金融工委成立于1998年,负责监督中国的银行业、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以及中国的大型金融机构。

平安的会议记录以及对出席者的采访显示,马明哲和这些监管者见了面,称自己的公司临近破产,希望他们能够批准该公司在香港发行股票,从而改善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目前,平安的寿险亏损,产险和信托微有盈利,"马明哲在1999年9月29日写给温家宝的信中说道。平安两名前任高管证实了这封信的内容。

在不进行彻底拆分的情况下,马明哲提出了一条折衷之道。他在征求了其他投资者的意见之后,提议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实际上分开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业务,但同时又将这两个部门,以及证券和信托部门,置于同一家公司旗下。

他说,这个公司将重组为平安集团,《纽约时报》查看过的平安文件显示。之后,他就开始为自己的提议寻找支持者。

2000年1月,在马明哲的支持下,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高管们联名给温家宝写信称,拆分将"违反中国鼓励并保护外国投资的政策",《纽约时报》查阅的该信函的副本显示。这封信的真实性已经由这两家投资银行的前任高管证实。

上述美国投资银行警告说,"作为美国上市公司,我们可能需要披露与投资平安相关的损失。这对于向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形象,并没有帮助。"

《纽约时报》查阅到的公司文件显示,这封信发出之前,平安高管以及两家美国投资银行已经进行了数月的积极游说,劝说北京的其他高层官员,包括中央银行和保险监管部门,让平安保持完整。

早在1999年,平安高管也已经开始与温家宝的家人进行接触。

前平安员工胡坤曾在1997年至2000年之间担任马明哲的助理。胡坤回顾了马明哲与温家宝的妻子张蓓莉1999年的一次会面。

胡坤表示,他没有被告知会面时发生了什么,但他记得马明哲的反应。胡坤说,"因为那次会面,马董事长很激动。"胡坤现在居住在美国,他声称,平安欠自己5.2万股股票,并曾因此与平安产生了纠纷。

《纽约时报》查阅的公司记录显示,1999年6月17日下午,马明哲与温家宝的妻子,以及时任平安驻北京代表处主任的李春彦会面,随后还共进晚餐。

席间谈话的内容不为外界所知,但双方的关系似乎开始蓬勃发展。大约在同一时期,由张蓓莉的亲戚部分控制的钻石公司,开始在平安位于北京的办公大楼占据办公空间,该钻石公司向监管部门提交的文件显示。几位平安前高管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之后,温家宝之子温云松与人共同建立的创业企业,从平安赢得了利润丰厚的科技合同。

现年56岁的马明哲仍然控制着平安集团,他拒绝对本文发表评论。胡坤的回忆,及《纽约时报》查阅的相关文件中关于平安的游说努力,以及与温家宝亲属会面的情节,通过对四名曾在同一段时间,在该公司深圳总部与马明哲和胡坤共事的高管进行采访得到了印证。

此外,当时负责北京代表处的李春彦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也确认,在那段时间,他曾带张蓓莉与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会面。

但文件和采访并没有揭示,几次会面,是否对政府监管部门放弃拆分平安的决定产生了影响。不过在2002年4月,中国的最高监管部门作出了决定。经过国务院及保险监管部门的批准,平安开始了将自己转变为一家金融集团的过程。

该公司不仅获准保留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牌照,还获准保留经营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的牌照。平安还获准取得了一张银行牌照。

分析人士称,在中国受到严格管制的市场上,这些牌照价值连城。

瑞银(UBS)长期关注保险行业的驻香港分析师梁智勤(Bob Leung)说,"享受到了挖掘金矿一般的高回报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就是其中之一。"

2002年底,平安不仅安然渡过了下滑趋势,还呈现了光明的前景。公司的重组促进了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当年10月,全世界最大的银行之一汇丰银行同意支付6亿美元,从平安购买10%的股份。仅仅一年多以后,监管部门就批准该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销售股票。

在平安筹备赴香港上市时,一群与包括温家宝在内的北京高层官员有紧密联系的投资者,正在静悄悄地大量囤积平安股份。

买进平安

平安披露的信息显示,2002年12月26日,来自总理故乡的温家好友段伟红经营的一家公司,通过一家名为泰鸿的企业购入平安股份。记录显示,之后不久,温家宝的亲戚,及其妻子的同事控制了这个投资工具。

根据平安在香港上市前提供的文件,泰鸿先是从全球运输巨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简称为"中远")手中购买了7770万股平安股份,后来又从中远的大连分支机构购入220万股。股份一拆二之后,泰鸿拥有的股份数量翻番。因此,根据公开披露的文件,2004年6月,即平安在香港上市前夕,泰鸿持有1.598亿股平安股份,约占总股份的3.2%。

在一次采访中,段伟红称,为了购买这些股份,她每股花费了约40美分(按照当前的汇率),共计6500万美元。

分析人士称,这一价格似乎享受了非同寻常的大折扣,因为根据公开披露的文件,在这之前的两个月,汇丰购买了平安10%的股份,每股约1.6美元。

中远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对泰鸿而言,这笔买卖大获成功。2007年,平安股价达到峰值,这1.59亿股的估值为37亿美元。不过,根据公开披露的文件,泰鸿已于2007年前大幅降低了持股额。

根据公司和监管文件,尽管泰鸿是名义上的股东,但是平安这比交易的受益人隐藏在温家宝的亲属控制的十几个投资工具之后,包括他的一个弟媳、他妻子张蓓莉的两名兄弟,以及她的数个长期同事和生意伙伴。所有这些人都与段伟红一起,列为泰鸿的持有人。

根据公开文件,到2007年,温家宝总理现年91岁的母亲,通过与泰鸿相关的两家投资公司,持有价值1.2亿美元的平安股票。

段伟红称,她从2000年开始认识温家宝的家人,但这些平安股份都是为她个人的账户购买的。她说,温家宝的亲属之所以出现在泰鸿的持股记录里,仅仅是因为她的公司借用了他人由政府颁发的身份证,以便向公众掩盖她自己持有的平安股份。她称,总理亲属的身份证是错误借用的。

段伟红说,"最后的收益,100%都归我所有。"

余波

2001年,中国颁布了新的法规,限制共产党员及其家庭成员进行股票交易。

比方说,法规禁止负责国有企业的共产党官员利用亲属来买卖上市国有企业的股票。这些亲属包括父母、子女,甚至还包括子女配偶的亲属。

《纽约时报》没有发现温家宝与家庭成员分享内幕信息的迹象。

但是,《纽约时报》咨询的分析人士称,关于这些亲属持有的股份,有很多有待解答的问题,比如,谁可能知晓这些亲属购买了股票,以及是否有人应当承担披露这些信息的法律义务。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高管称,他们既不知道这些股份买卖活动,也没有参与到交易中。

这两家公司还称,典型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程序中,不太可能发现隐藏在多重投资工具背后、采用陌生姓名的股东的真正身份。

根据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监管法规,公开上市的公司及帮助其承销股票的专业服务伙伴,有法律义务披露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的身份。《纽约时报》发现,即便是在持股最多的时候,温家宝家人的投资工具泰鸿所持有的股份比例也从未超过3.2%。

另一个有待解答的问题是,泰鸿如何能够以似乎极其优惠的价格购买平安的股份。到2002年底,随着汇丰的一大笔投资,平安的IPO前景已经极度看好。

法律专家称,一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在于,在平安2004年上市之前,谁作为中间人促成了这些亲属购买该公司的股份,以及这些撮合交易的人是否试图从监管机构得到好处。

纽约大学法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 Law School)教授、中国司法系统专家孔杰荣(Jerome A.
Cohen)说,"关键问题是,为什么选中了这些人,以及他们获得这些股份的条件是什么?很显然,每个人都想在一桩热门IPO进行之前参与其中。"

--

【转贴公社】 《纽约时报》:一笔隐藏在香港的平安股权

郑裕彤投资经理人郑建源利用中国大陆身份证,在平安2004年在香港上市前,通过多家公司收购控制了平安20%的股权。

温家宝家人与平安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持有一家位于总理家乡天津的公司的股份实现的。但此外,他们似乎还与香港有联系。

郑建源曾是平安的主要投资人之一。据平安前高管称,他曾是香港富豪郑裕彤(Cheng
Yu-tung)的商务助理及投资经理人,郑裕彤同时掌管着新世界发展集团(New World Development
Group)以及世界最大的珠宝连锁店之一周大福(Chow Tai Fook)。

2000年到2004年之间,在平安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上市之前,郑裕彤及其新世界集团手下的五家公司从招商局集团和其他国有企业手中购买到了平安20%的股份。这五家公司一度都由郑建源管理或掌控。

公司和其他公开记录显示,在投资平安前后,郑建源掌控的投资工具与温家宝的家人之间形成了多种商业合作关系,还曾为总理之子温云松的两家创业公司提供资金。

此外,监管记录显示,2001年中期,郑建源手下的一个投资工具从一家钻石公司借资900万美元(约合5600万元)。这家钻石公司部分是由温家宝家人及其妻子以前在钻石行业工作的政府同事控制的。之后不久,该投资工具――宝华――就在平安首次公开募股之前购入了平安约2000万股的股票。

平安的高管拒绝对此发表评论。记者也无法联系到现年87岁的郑裕彤。联系郑建源的努力也没有成功。

据那些熟悉平安将股份出售给郑裕彤手下的人称,1999年,一家周大福的合资公司在武汉被重组,在中国大陆还成立了其他几个投资工具,以规避中国对外资公司持股的限制。

当时,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持有平安约15%的股份。到2002年,汇丰银行(HSBC)还持有平安10%的股份。根据1998年中国保险业监管机构发布的规定,平安的外商投资上限设在25%。由于香港自治,香港投资人也被看做是外商,所以这些规定也适用于香港投资人。

郑建源利用中国政府颁发的身份证,在平安香港首次公开募股前,就通过多家公司持有平安10亿股以上的股票,占平安总股份的20%以上。

"这几方受控于同一个力量,"曾与郑裕彤及温家宝亲属共事过的一位高管称。他因害怕遭到报复而要求不具名。"它隐藏在表面之下,就像希格斯玻色子理论一样,是经济暗物质:它有一股引力,但你却看不到它。"

《纽约时报》查阅的一份平安公开文件显示,该公司从未披露过郑裕彤以及郑建源曾持有股份,也没有公开披露与他们有关的那些公司之间存在紧密连系。对香港方面记录的查询以及对郑建源身份证上所示的家乡广东省陆河县的访问表明,郑建源事实上是香港公民。

陆河县当地民警在搜索了政府数据之后称,该县查无此人,而他的身份证号也不在记录中。在陆河县编纂家史的郑程宇(Zheng
Chengyu,音译)说:"我从没听过这个名字。"

--

2012年11月22日星期四

【转贴公社】 中国新版护照划出南海主权范围引菲越抗议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新版电子护照内页印制的地图引起菲律宾和越南的抗议。英国《金融时报》称,该地图划出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范围,是中国为强调南海主权迄今为止最明显的行动,“在接纳中国公民入境时,这些国家需要在中国公民的护照上盖章,等于默许了中国政府的领土主张”。据路透社报道,菲越两国外交部22日均表示抗议, 将其称为“主权侵犯”。文章引述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称,中国新版护照符合国际法,护照上的地图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中国愿积极与相关国家进行沟通,促进中外人员交流。

  “护照:中国宣示主权的新方式”,英国《金融时报》22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北京在新版护照内页印制的地图上体现其南海领土诉求,将“九段线”内的南海划为中国领土。此举激怒了邻国。据菲律宾GMA新闻网报道,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22日称,中国此举“不可接受”,“侵犯了菲律宾主权”,菲正式向中国提出抗议。文章评论称,这是北京到目前为止“最为明目张胆的举动”。当被问及是否会要求中国召回这些护照时,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赫尔南德斯说:“我们希望能够很快得到回复。”他还说,菲律宾无法忽视中国的举动,允许北京继续发放新版护照意味着屈从于北京的主权诉求。他称,“中国国民将使用这些护照,如果护照上的地图有违反我国主权的部分,我们允许他们入境,这就意味着默许了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诉求。我国宪法规定必须保护主权,我们的国民也会要求我们这么做。”

  《金融时报》称,越南也就中国新版护照问题向北京提出正式抗议。越南驻中国大使馆称:“越南方面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双方正在就此展开商讨,但到目前为止,讨论还没有取得结果。”路透社说,越南外交部发言人梁清仪22日在记者会上要求中国“更改这些错误”。《金融时报》还引述越南政府前顾问阮光阿的话说:“我认为这是北京采取的狠毒招数。当中国人访问越南时,我们不得不接受新版护照,并在上面盖章。”

  为顺应全球护照电子化发展趋势,方便公民出入境,自2012年5月15日起,中国公安部门统一开始向普通公民签发普通电子护照。电子护照在传统本式普通护照中嵌入电子芯片,并在芯片中存储持照人个人基本资料以及面部肖像、指纹信息。英国《每日电讯报》22日报道称,在为中国商人办理续签时,眼尖的越南官员发现了地图问题。作为回应,越南移民部拒绝在护照内页盖章,而是发放“另纸签证”。《金融时报》引述不具名中国官员的话表示,中国公安部负责设计和发放新版护照。除了争议地图外,新版护照中还包括中国一些名胜的图片,包括台湾两个旅游风景地的图片。文章援引驻北京匿名高级外交官的话称:“这意味着局势严重升级。中国正在发放无数的新版护照,而且成人的护照有效期长达10年。如果北京方面稍后改变立场,就必须召回所有这些新版护照。”

  “中国电子护照地图标出一些岛屿,隐藏了另一些”,法新社22日以此为题发文称,中日间争议的钓鱼岛没有在护照地图中显现出来。《金融时报》则称,日本政府也密切关注中国新版护照。但因为护照中的地图尺寸很小,钓鱼岛并未显现出来,东京方面也未向北京提出此问题。此外,台湾地区政府也称注意到了新版护照,但并未向北京提出正式抗议。文章称,台湾“陆委会”有关官员表示:“大陆方面应该面对‘中华民国’存在的现实。我们应该搁置争端,面对现实,共同为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发展努力。”

  《每日电讯报》称,从每月的申请量估算,中国已印制了近600万本新版电子护照。文章称,多名中国人抱怨,新版电子护照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出行,入境越南时被告知“签证无效”。一名在越南工作多年的中国旅行社雇员说,而这成为越南出入境官员“收取经济好处的良机”,这些官员要求护照持有人缴纳30元人民币,以换取“合格签证”。

  【环球时报驻泰国特派记者暨佩娟环球时报特派记者王晓雄】

--

2012年11月21日星期三

【转贴公社】 西部网:刘奇葆:从封疆大吏到中央领导

中共十八大完成了十年一次的权力交接,刘奇葆不出所料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时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步入"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个人仕途迈上新的高峰。刘奇葆在中央书记处的排名位列主持书记处工作的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之后,可见其分量。

出身农家的刘奇葆,从生产队指导员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奇葆大学毕业后曾在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办公厅工作,还先后担任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宿州市长等职,1985年调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时年仅32岁。在中央工作期间,他还担任过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国务院副秘书长等职,2000年"外放"广西,任副书记、书记,2007年12月调任西部大省四川作省委书记。像刘奇葆这样经历中央地方多岗锻炼,既善党务,又懂经济,实绩突出的高官,的确不多。熟悉刘奇葆的人,对他的评价也很一致:务实、创新、亲民。他在团中央、国务院工作时,做的一些开创性的工作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只是个性低调、不事张扬,直到主政广西,将北部湾经济区搞得风生水起,人们才对这位气质儒雅的封疆大吏给予特别关注。

广西七年,风生水起北部湾

世纪之交的2000年9月,刘奇葆"外放"广西,出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2006年升任书记。主政广西伊始,刘奇葆即从战略上提出建设"一轴两翼"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区域合作大格局的构想。"一轴"是指以南宁为起点、新加坡为终点的经济长廊;两翼的东边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西边是大湄公河次区域。这一构想得到中央和东盟诸国的呼应,翻开了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新篇章,将广西由边疆地区推到开放前沿,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平台,刘奇葆也用心颇多。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选定南宁,知情人讲,此系刘奇葆在东盟各国领导人之间精心运作的结果。

掌舵广西后,刘奇葆力促东盟十国领馆落户南宁,全面展开与东盟海陆区域的交通对接,力促开通南宁至东盟国家的国际航线,全面启动广西北部湾防城、钦州、北海三港组合。由此,广西凭借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将其地方发展目标纳入到国家对东盟的全局战略考量。通过这些"大手笔",刘奇葆展现出出色的战略眼光和执政能力。

"城乡清洁工程"是刘奇葆在广西推出的另一项影响广泛的举措,目的是整治垃圾乱扔、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和工地乱象等"五乱"问题,打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镇环境。尽管一开始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这项工作的深意,但仅一年时间,这项与千百年不良习惯作斗争的工程就赢得了干部群众广泛支持,让八桂大地呈现出"山清水秀地干净"的新面貌。刘奇葆还将这一工程带到四川,在推进灾后重建繁重工作中,就有意识地推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并从初始的治理"脏乱差",深化到风貌塑造和品位提升,使四川的城乡环境发生了巨变。

临危不乱,抗震救灾总指挥

2007年底,刘奇葆调任四川省委书记。"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对这个西部大省"一把手"的选择,中央用心良苦。而选用刘奇葆,也暗含让他再到一个大省历练培养的意图。就是这关键的五年,让刘奇葆经历了从政生涯中最为严峻的考验,也使他创下全国省委书记中独一无二的政绩,深得中共高层赞赏。

与同期许多"封疆大吏"风平浪静的任期不同,刘奇葆的四川五年可谓"惊涛骇浪":刚上任就遇上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拉萨"3・14"事件又严重波及四川藏区,接下来就是震惊世界的汶川特大地震,以及"雪上加霜"的国际金融危机。尽管严峻考验接踵而至,但刘奇葆都一一摆平,赢得"治难高手"的口碑。

刘奇葆在大灾面前的反应异常冷静清醒,地震发生几分钟后,他就发出第一条指令:对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救灾力量、装备和物资源源不断进入灾区。因为地震重灾区都在山区,道路本就狭窄,地震破坏严重,紧急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事后证明,抗震救灾、抢险救援的有力有效,与交通管控有着密切关系。中央领导也称赞四川"先管交通"是条重要经验。

地震发生后半小时,刘奇葆就赶赴震中,并长时间辗转于汶川、北川、青川等极重灾区。那段时间,全国的电视观众几乎天天看见刘奇葆穿一件警用作训服和一双黑色运动鞋,双眼通红,面容憔悴,风尘仆仆地奔走在灾区。对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受灾群众来说,全省最高官员的出现,就是鼓舞和信心。

"重任尚在肩上,壮士不可卸甲;山崩地裂如此,辛苦不在话下。"这几句话是刘奇葆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个月左右,在一个部门的汇报材料上批下的,既是对部下的勉励,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四川抗震救灾,两个特点给人印象深刻:一是难上难,二是快又好。刘奇葆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胆识和魄力是救灾有力有效的重要因素。

救灾之初,部分专家学者指出地震灾区已不适合人居,建议大规模移民。但受灾群众数量如此之巨,往哪里移?这个问题久拖不决,群众安置、灾后重建也就无从谈起。刘奇葆当机立断,冷静决策,提出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受灾群众回到故土,就可以清理废墟、重建家园,整个灾区就安定下来。

当时,四川灾区有540多万户群众无家可归,最初计划全部以帐篷和板房进行过渡安置。但全国帐篷和板房生产厂家开足马力,也要6至7个月才能满足需求,而群众长期挤在临时安置点,心理情绪、卫生防疫、社会稳定各方面都会问题。刘奇葆经过调研,研究出台政策,决定每户补助2000元,鼓励受灾群众自搭自建过渡房,尽快恢复家庭生活。一度被动等待国家安置的群众,积极性被空前调动起来,仅用3个月时间,220多万户防寒保暖的简易住房就遍布灾区,再加上帐篷和板房,在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也是在入冬前,540万户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为灾后重建赢得了时间和主动。

推荐阅读

重建坚持规划优先,提出"三打破、三提高"

四川一民主党派的负责人为四川抗震救灾总结了"四个没有":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史上的奇迹。但救灾还只是第一步,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才是更重更难的任务。

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的重建颇让人费神:一是能不能建,在特大地震震中重建新镇,世上尚无先例;二是建一个怎样的新镇。刘奇葆多方听取意见,提出在原址重建新镇,并要求利用先进抗震技术将映秀建成一座世界抗震建筑的博物馆!安德鲁、贝聿铭、周锡元、何镜堂、吴良镛等国际一流建筑大师被请进来,留下了精彩之作,在昔日废墟上建起一幢幢现代、安全同时富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重建还与产业发展相衔接,实现了"家家办旅游、户户有经商"。离映秀不远的水磨镇,震前是一个低水平、高耗能、重污染的工业小镇,通过重建实现华丽转身,成为一座旅游温情小镇,旅游旺季一座难求,被授予"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刘奇葆对映秀和水磨重建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几番亲临现场,对功能定位、建筑特色等一一提出意见。

开门搞规划,高水平搞规划,是刘奇葆主导下的四川灾后重建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经验。全国有10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1万多名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者帮助四川灾区重建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完善功能和塑造风貌。

重建刚开始,刘奇葆就敏锐地发现一些地方农村重建在搞"原样复制",他及时予以纠正,并提出"三打破、三提高"的理念。"农村建设要有规划",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所谓"三打破、三提高",就是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体现山水和田园特色,突出地域和民族风格。新村要配套建设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四川灾区的藏羌新寨、川西林盘,新民居、新城镇,赏心悦目,成为新的旅游景点。曾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周永康称赞说:看到了翻天覆地、脱胎换骨的变化,看到了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敢于揭穿打着领导旗号的骗局

刘奇葆对吏治十分严厉。除了要求干部讲真话、听真话,"真话就是最好的话、最有水平的话",他还提出,要用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考察干部不能只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干了什么、干出了什么。尤其要看干部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的表现,在纷繁复杂的实践中锤炼过得硬的政治素质、站得住的官品人品。这与他主张的发扬"四个特别"的作风一脉相承。大灾当前,刘奇葆要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非常之时,要有非常之为;非常之事,要尽非常之责。做到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

2011年春,刘奇葆在参加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既要种植经济林木有利当代,又要发展珍稀林木造福后代。他特意由此引申出当干部的境界:大力提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做事情既要有益当代,同时也要造福后代。

对社会上的歪风邪气,刘奇葆带头抵制。他在大会上讲,要提高警惕、敢于揭穿打着领导的旗号找关系、走门子、搞项目的各种欺骗行为。针对有人以他堂弟、表弟身份在四川找门子、搞项目、拉工程的情况,刘奇葆说:"我要告诉大家,我的爱人,我的子女,都是拿国家工资的,没有自己经商办企业。我也不允许我的其他亲属在我工作的地方、在四川经商办企业,我不会为他们提供任何便利。各地如果发现有人打着我的旗号或其他省领导的旗号找关系、走门子、搞项目,要坚决抵制,不要接待,不要提供便利。"

1953年出生的刘奇葆从封疆大吏晋升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仕途上迈出了更为关键的一步。以他中央地方的多岗历练、战胜灾难的胆识气魄,相信一定会在新的岗位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

2012年11月15日星期四

【转贴公社】 《纽约时报》中文版:北京公园里的另一种“十八大”

台湾记者陈奕廷在来北京采访十八大时,偶然走进一个寺庙公园,一群遛弯的老人对他谈起了对十八大的看法,以及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对中国该往何处去的见解。这位台湾来客用"陌生人"的视角纪录下了这一切。

十八大期间,趁着没什么事可以采访,我到了北京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庙。寺内十分静谧,历史与宗教感给我带来了一些安定的感觉,身处其中,彷�这里与北京这座充满"喜迎党的十八大"气氛的城市无关。

冬阳下,老北京人在聊着天、打牌或下棋;老妇推着老夫在轮椅上晒晒太阳。这景色最是和谐,比什么都好。七十多岁的老张跟我聊上了天,听说我从台湾来,他又招呼了几位同伴过来一起闲聊。

我像一个闯入者,给他们寻常的午后生活带来一些刺激。短暂的开场后,他们开始对着我高谈阔论,像是诉苦、又像是在对我上课。从旁观到加入话题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拉着我说个人的经验以及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看法。我一时错觉,感觉身在北京公园内召开的另一场"十八大"。

老张跟他的同伴都是中国国营企业的下岗员工。他先从房子谈起,他像是在试探我立场似地问,靠挣来的工资肯定买不了在北京的房子,你说在北京买房的那些人,都靠什么买的?

我没办法回答。老张自顾自说下去:北京人现在都买不起自己的房子,房子拆了后给的钱,要跑到五环外才能住;看病也很贵;去庙里拜拜甚至也要钱。他排斥那些来到北京的人,认为这些人都不是靠工资生活,是靠裙带关系致富,然后来北京买房买车,炒高了物价,让北京人生活不了。

话说了一半,他向老杨打招呼,并向他介绍我是从台湾来的小伙子。老杨恰好是从河北来的,他纠正老张对"外地人"的指控并不准确。他说,北京外的人更穷,就是穷的要死了,才来北京找机会,结果来了这里也没办法生活。

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七嘴八舌讲着充斥在他们身边的腐败或者不公平现象。说到医疗保险的钱过少,医院太贵且没有人味,还背地里收钱。提到贪腐,有人马上说,以前医院拿钱是私下里的,现在都是公开要,甚至是考大学差五分,一分一万都能补上。

在他们眼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的是党富民穷、社会势利。

"我认为,对于中国最好的发展就是不要再发展了。"老张把讨论带入了新的阶段。另外一个原本在打扑克牌的许先生立刻接着说:"胡锦涛跟温家宝都说要整党,要不然会亡党、亡国,我的看法是,这问题不是点的问题,是面的问题,根都烂了……"

又有位老人家接话说,你看看这十八大期间多少人戴着"维护治安"的红袖章做戏,到处都有检查,真不知哪来那么多坏人,这个党要防谁啊?另外一人马上回答,这就是心虚。

讨论至此,似乎有点一发不可收拾,更多的人聚集过来发言,也有一些人悄悄避开。

留下来的人不约而同地告诉我,毛泽东时代最好,也充满了人情味。

我听到后的感觉可能像是大陆人第一次在台湾听到大家讨论台独似的,整个身体在寒风中发热。

我疑惑地问这群老先生,在文革的时候,人与人的撕裂不是最严重的吗?大家忽然沉默不语。第一个跟我聊天的老张缓缓开口说:"是啊,那段是不好。"

一位老人家告诉我,改革开放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是他们怀念毛时代的原因。他说:"毛主席的时候,一个县长的钱能有多少,要贪污也贪不到哪里去;工厂里,我们喝苦的,那厂长能喝甜的吗?你瞧瞧现在一个县,就可以搞多少钱。"从河北来的老杨说,都是从我们这种人身上挤出来的。

那,你们觉得胡锦涛这十年做得怎样?温家宝呢?你们关心新领导班子吗?我又提出问题。其中一名老人家对我说,我们是不可能知道胡锦涛跟温家宝是怎样的,我们这里不像台湾,没有人认识真正的他们。

老张拉着我说,电视上你看到老百姓说的话,那都是安排好的,台词背错还得重来,不能信。他又指着几公尺外一个坐在椅子上的老婆婆,她袖子上也有保护十八大安全的红臂章。老张说,在我们这里,谁都知道她根本连站都站不太起来了,她能保护谁?

我故意问:你们现在穿的也暖,在北京也有房子,还能对政府发牢骚,不也挺好的吗?一名老人家马上说:"你以为我们是牲畜吗?你看看旁边这老胡同,两代人的住房只有七平米。"另外一个人笑着说:"你这样说,那你别住台湾来这里住好了。"

老张拍拍我说,台湾还是不回来的好,人都要过更好的生活才能活得长久愉快。

我继续说,改革开放带来国家富强,中国也的确是世界强国了啊。话毕,老魏刚好吐了一口痰,大家都笑了。老张接着说:"我说这是骗自己人的,如果真这样子,钓鱼岛干嘛不打呢?我跟你们说为什么,因为小日本后面有老美,我们那些爷的儿子、孙子,还有搞来的钱,都在国外,打个屁!"

最后一个插话进来的老先生说,我看了政治局报告了,最后胡锦涛说,2020年要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你们怎么看。老魏说,我看吃糠差不多;老张说,他们那些人十年前都小康了,2020他们会变成大康,我希望我自己不在了,别再受苦。

这个讨论会议持续了约一小时后,自动散去了。

临走前,我特别再向开头跟我聊天的老张说了声谢谢。之后我上了一台计程车,开车的师傅今年44岁,他的成长经验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问他对于十八大的看法,他腼腆地一开始不愿意说,仅说自己没念过啥书,不太懂,但是透过后视镜,我看到他的脸上有藏不住的光彩。之后他话匣子打开了一点,说了改革开放好,大家都安居乐业,这就是党给大家的希望,十八大召开,让他更感受到爱国的气氛。

当我把刚刚在公园里讨论的几个话题转述给这位司机师傅后,他愣了一愣,之后缓缓地说:"他们怎么能跟一个外人说这些……"

--

2012年11月7日星期三

【转贴公社】 《21世纪经济报道》:公司年会那些事儿

    本报记者 高江虹 北京报道

    位于北京东三环与东四环之间的万达索菲特酒店,这段时间一直很忙碌,11月2日刚办完FT金融年会,11月4日又迎来了搜狐企业家年会。

    “这还不是最忙碌的时候。”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总经理Fredrik Genberg说道,他的酒店去年接待了514个会议,几乎每天都有一场会议召开,而从9月份开始这几个月则是最为忙碌的时间,各种年会、峰会、总结会密集上演,北京各大酒店的会议厅一地难求。

    北京市旅游局规划统计处副处长姜岩告诉记者,北京举办的国内外会议逐年递增,去年接待会议数量达28.5万个,其中国内会议占了97%。今年的会议数量料还有增幅。

    如此庞大的会议需求背后,是怎样一个产业逻辑?又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主办方与赞助商的心思

    所有会议均以盈利为目的,“利润最少不会低于25%”

    11月4日,北京突降暴雪。

    室外异常寒冷,正好烘托了万达索菲特七层会议现场的热闹。据搜狐工作人员称,当天全天五场主题论坛分上下午举行,上午会议人数超过500人,下午也仍有500人,场面可算是火爆。

    相比起去年的企业家年会,这种场景似乎可以让搜狐总裁张朝阳笑着入梦。因为参会人数的火爆,远不及赞助商的蜂拥而至更为重要。

    会议利润虽然是个商业机密,但是来源大家却心知肚明。“像办这种会,都是靠赞助获利。”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媒体市场总监告诉记者,虽然各种会议均是为提升影响力、搭建合作平台为目的,但最终都需要落地到经济效益上来,因此所有会议均以盈利为目的。“利润最少不会低于25%,低于这个数就没人愿意做了。”

    搜狐财经中心主编王璐向记者坦承,由于赞助商数量较多,整个项目利润可观。但她拒绝透露整个年会收取的赞助费,只是向记者透露赞助商共有8个,而冠名赞助商的起步价是几百万元。

    记者在会议区走廊也注意到,走廊布置了多个展位,有数个饮料、酒品、电脑品牌在此展示,令人意外的是,甚至还有国画作品的展览。

    王璐解释道,这是赞助商之一的匡时拍卖行,为推介其2012年秋季拍卖会而做的赞助,先期将拍卖品放在会议休息区进行展示。而这么做的代价,除了一定量的赞助费用,匡时还负责提供梁启超书画的限量影印版,作为搜狐赠送给演讲嘉宾的礼物。“这个礼品嘉宾还蛮喜欢。”王璐称,嘉宾礼品是年会必须支出的费用,而有了好赞助能节约一大笔。

    另一个赞助商的动机就更有意思。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是江浙一带的学校,却千里迢迢赶到北京来为搜狐年会做学术支持。搜狐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如今MBA、EMBA火爆,各种商学院也竞争激烈,该院为了在沪杭一带突围,不惜将广告做到了北京。由于参会者大多为企业家,在年会现场,该院也摆出了展位,希望吸引企业家到该院读管理。

    有搜狐内部人士坦承,今年年会的情况较往年更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利用了央视财经频道的合作。

    王璐告诉记者,央视财经频道正好准备推出其新栏目“博友会”,因此找到搜狐合作,利用年会的房地产论坛嘉宾做了一场沙龙。事后,央视财经频道在“第一时间”和“经济信息联播”两档节目上对其年会予以报道。双方认为这种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对央视来说,节省了场地和邀请嘉宾等费用,而搜狐则获得在网络媒体以外的电视媒体曝光率。搜狐人士亦坦承央视的号召力,在其提升年会水准和邀请嘉宾上提供了诸多便利,也使得赞助费用得以提升。

    如此,像搜狐这样利用自己的平台整合资源搭建议题框架吸引企业参与赞助,进行展示、各取所需的模式已日趋成熟。“活动、会议,带来的是圈子效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媒体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会议通常针对性很强,无论是高层关系还是目标客户群都很直接,而且,最终可形成商业报道,较广告投放的效果更佳,有的企业直言情愿投活动而不愿意投广告,迫使媒体通过举办会议和活动来获取经济收益。

    嘉宾们的身价

    专家的出场是会议成本中不能省略的一项费用

    在热闹年会上获益的,不止年会举办方和赞助商。

    早在半个月前,最让主办方头疼的年会嘉宾名单就该敲定了,这是决定年会档次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一盘招牌菜,决定着会有什么人愿意来吃。”搜狐财经部上下很早就开始人仰马翻,找各种关系,托各种人脉,只为邀请到分量最重的嘉宾,为了请到个别嘉宾,甚至连年会时间的选择也得迁就嘉宾的档期。

    “年底各种会太多了,嘉宾不好请,就怕时间有冲突。”搜狐内部人士透露,12月份是各大年会的密集上演期,很多重头嘉宾的时间早已被预订,逼得搜狐将年会提前至11月初召开。

    在邀请嘉宾上,有很多秘而不宣的规矩。“比如关系,比如出场费。”某家公关公司高管向记者透露,在这些年会中受邀出场的嘉宾和主持人,均需要一定的费用。

    政府高层官员通常出场不收费,但将高官请出场的中间介绍人的费用不能少。部分企业家或媒体高层与政府高官有私人关系的除外,而这种人情,媒体一年顶多用一两次。

    各类会议更乐于邀请专家和企业家,企业家为了企业曝光率,通常愿意免费出席。但是,专家的出场却是会议成本中不能省略的一项费用。

    据悉,所有知名的专家尤其是经济学家均有其市场价。记者从多位媒体市场人士和公关公司处了解到,参加搜狐晚宴压轴发言的某经济学家,其出场费在市场上的报价为8万到12万之间,另一位同样经常出席各大峰会场所的某国家级研究中心专家,其市场报价为6万至10万之间。

    上述公关公司高管向记者透露,这些专家的出场费用,会视邀请者的关系而上下波动,关系铁的,收费少一些,如是外地会议的邀请,价码会略高,并需要增加公务舱和高星级酒店的费用。

    会议主持人也是关键之一。记者了解,央视财经的主持人马洪涛为搜狐做了全场大会主持人。王璐表示,马洪涛参与主持是两家媒体合作的递延,没有任何费用产生。但其内部员工透露,请知名主持人主持会议是要花钱的,尤其是一些一线知名主持人,其出场费用也不菲。中远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今年9月份邀请某知名主持人支持一国际会议,报酬为10万元。

    年会产业链的魅力

    一个会议项目,可以带来1∶9甚至1∶13的经济效益

    搜狐这场年会只是北京近三十万会议中的一个而已。

    姜岩告诉记者,北京举办的国内外会议逐年递增,2011年接待会议数量达28.5万个,而在2007年北京举办会议才21.1万个,过去五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各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会议产业却始终以近10%的增幅扩大。料今年会议数量会接近30万个。

    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获得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共举办会议28.55万个,与会人数2033.5万人次,会议收入125亿元,而在2007年,这一收入仅为48.1亿元。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热衷办会均在于其利润丰厚。

    虽然搜狐这场年会的组织过程全部都由搜狐自己负责,但更多的年会、峰会和总结会是交予专业的会议会展公司来操作。其区别在于,自己组织的会议,利润率要高于外包给会展公司。

    据辰达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高元锐介绍,会展公司承揽的会议,如是从策划到接待一条龙服务的,其利润率可达40%-50%,但是很多小型公司往往只能接到分包的项目,利润率则会降至15%-30%。即使如此,中国国内的会议产业利润率仍高于全球的平均值,国外会议产业的利润率20%-25%。

    高元锐告诉记者,一个会议项目,可以带来1∶9甚至1∶13的经济效益。比如酒店入住、餐饮消费、交通需求、游玩等项目,另外,依托于会议的产业还有广告制作、会场搭建、舞台美工、物流甚至翻译等需求。

    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总经理Fredrik Genberg透露,像搜狐这样的客户租用酒店的大宴会厅,其一天的费用就至少得25万元,而此项会议通常还会带来大量的住宿客源需求和餐饮需求,因此对酒店来说,极其欢迎这样的会议项目。

    Fredrik Genberg告诉记者,万达索菲特一家酒店去年共接待会议514个,会议和MICE(也就是会奖旅游)的销售增幅达12%,而今年料将增幅高达17%。该酒店准备扩大会议产业的推广力度,以促使其销售收入可占酒店总收入的23%-30%。

    高元锐认为,北京有着全国最好的会议资源,其高端资源、酒店和会展设施齐全,交通也很便利,又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会展业的最佳目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