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欠徕只是衡东县众多"村民矿工"的一个缩影。近日,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赴衡东县走访调查发现,当地一些偏远落后乡镇,不少青壮年村民为生计所迫,不得不冒险外出做矿工。县里的煤矿安全信息宣传,也无法普及到这些偏远乡镇。
"将头颅系在裤腰带上!"当地人如此形容矿工。
家人仍瞒着七旬老父
通往衡东县荣桓乡(罗荣桓的家乡)的是一条不到3米宽的乡村公路,知塘村位于荣桓乡唯一公路最尽头,罗欠徕的家就住在知塘村靠近大山的地方。
罗欠徕的家是一座两层的平房,2000年修的,10年过去了,依然保留着原始面貌:裸露的红砖,地面是泥巴做的。堂屋里,除了一张四角桌子便什么都没有了。
罗欠徕兄弟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两位老人带着两个孙女。孙女一个11岁,一个6岁,在村里的小学念书,罗欠徕的母亲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房子照顾孙女,每月房租100元。本来孙女要求爷爷也搬过去,但老人家不放心,执意要留下来看着房子,尽管这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唯一的电器就是堂屋里的一个电灯泡。
如果不是村头三三两两的人在讨论罗欠徕被困一事,外人根本无法将这个小山村和千里之外的矿难联系起来。现在,除了罗欠徕的父母和两个女儿,知塘村里人人都知道罗欠徕被困,恐怕生存的希望渺茫。但他们都达成共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罗欠徕的父母和女儿知道。记者前去采访,罗欠徕的嫂子把记者拉到一旁,贴着耳朵说:"你可千万不要透露欠徕的事情,老人家无法承受这个打击。"
记者见到罗欠徕70多岁的父亲时,他正提着一个小暖炉烤火,他说:"儿子儿媳大年初四出去的,他们是在广东,临走前,儿子答应今年冬天会回来过年"。两个女儿也在憧憬,今年冬天爸爸会从行李袋里拿出漂亮的裙子。
过年前才开通往外界的乡村公路
知塘村四面环山,去年全村不论大小每人集资200元,过年前开通了一条乡村公路,这也是知塘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村里没有有线电视,没有报纸,更没有网络,村里消息最灵通的人士是村支书罗岳林,因为他每隔5天去一趟镇上,能拿到《衡阳日报》和《湖南日报》。
知塘村位于荣桓乡西南角,有246户居民,人均年收入2000元,这一数字还不到官方给出"衡东县农村人均收入6200元"的三分之一。罗岳林说,知塘村是整个衡东县有名的干旱死角,去年夏天旱灾,全村80%的水稻几近绝收。村里年轻一点的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是一些"老弱病残"。
罗岳林算了一笔账,一户4口之家,只有1亩2分地,收成好的年份,这一亩二分地能打回1800斤稻谷,可以获得1620元钱收入。但是每亩地要52元钱种子、100元化肥、30元农药,请人打稻谷每天工资要60元,还要管两顿饭、一包烟,这样算下来,基本上就没有收入了。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