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市场调研中了解到,与以往情况不同,今年的房地产投资客中有不少是做实业的企业家,尤其是江、浙、沪等地出口受阻、业绩不景气背景下,不少企业主选择把钱投入房市,甚至温州等地的一些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家干脆来沪通过"炒房"筹钱。正如一企业主所言,目前形势下,投资房地产比做制造业"来钱更快"。
甚至在股市,5-7月间,不少一、二产业的上市公司纷纷转向房地产业,或者通过购买、注入土地资产而进入地产行业,转变成土地一级开发商;或者通过收购房地产企业,将房地产变成公司主业;或者以前房地产为副业,现在正在逐步扩大房地产份额。这类实业股票已被业内称为"隐性地产股"。
在千军万马杀入房地产业的同时,楼市火爆的城市却存在"住商倒挂"的现象,商铺和工业地产不但销量萎靡、楼价也远低于住宅项目。通常而言,商办物业、工业地产等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上,相近地段的商业地产项目售价要比住宅项目高出30%左右。但目前国内部分一线城市出现的此现象,只能说明目前商品住宅的火爆局面缺乏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撑,而且房地产业自身也出现了"冷热不均"的不正常现象。
上述情况在加大房地产泡沫的同时,正在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产生"分流"作用,并反过来造成后者对房地产形成更大依赖。一旦泡沫破灭,实体经济必将受到重创。如果楼市回暖造成的是实体经济的衰退,那代价就太大了。对于健康的楼市而言,实体经济发展之后的回暖才是真正的回暖。
因此,不排除房地产业有"脱轨"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可能性,要警惕消费、投资、外贸"三驾马车"被房地产业"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对监管层而言,下一步要对资金的流向保持密切监管、监控,确保资金能最大限度流入实体经济,高度警惕房地产业对投资的"过度拉动"作用,对实体经济资金进入楼市的情况要加强监控,并在相关限制性政策上留出操作空间。同时,要引导地方政府摆脱对"住宅地产"的过度依赖。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