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5日星期六

【转贴公社】 哈佛教授疑复旦学生 选课太多哪有精力学得透?

今年暑假,哈佛大学首次将哈佛暑期学校项目带到上海,携手复旦大学推出三门生物医学领域的精品课程,举办了一个为期8周的暑期班。在这个哈佛暑期班上,15名哈佛本科生和16名复旦本科生在同一课堂上课,他们同时使用原版的哈佛教材,并且面对同一个来自哈佛的教授。昨天下午,当哈佛暑期班举行结业典礼时,人们开始关注这样一个话题:复旦学生获得哈佛学分的同时,他们还得到了什么?哈佛首次将课堂摆进中国大学的校园,所谓的"哈佛概念"又为中国高校带来了什么?


  选课太多太吃力

  哈佛暑期班中方协调人、复旦大学生命学院教授钟扬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此次哈佛带来的三门课程分别是"活的科学——生物学、自我与世界"、"生命科学:有指导的实验研究"和"与生物学与医学相关的统计学"。一听说是哈佛的精品课,所有参加暑期班的复旦学生均选择了三门课全修,可是,所有哈佛学生只选修了其中的两门课。

  复旦学生走进哈佛的课堂,立刻感受到一种不同的教学氛围:"活的科学——生物学、自我与世界"第一堂课之前,美国教授就要学生准备40余页的预习资料。哈佛暑期班的每堂课,不仅限于上课时间,更多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外,学生如果事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根本无法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和实验。复旦学生参加暑期班后,都表示:"上课很紧张,课后更忙碌,跟平日学校学习的节奏不太一样。"也有同学说:"也许最初不该选修三门,少选一门可能会学得更好。"

  学科建设值得学

  钟扬告诉记者,美国名校所奉行的原则是学生选择课程要精、要准,学一门课程就要学透,掌握思考的方法更重要,宁缺毋滥。当然,前提是教授开设的课程要精。比如说,哈佛暑期学校项目负责人罗伯特·卢此次来到复旦开设的"活的科学——生物学、自我与世界"课程,就是一门跨学科的精品课。这门课的主题是艾滋病,但它不仅仅是生物课、临床医学课,还是伦理课、社会学课。

  学员们不仅要分析HIV的病源机理、关于免疫系统和药物研制的一切知识,还要考虑到现行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社会对HIV携带者的看法等。钟扬认为,完成这样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学生要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还要拥有多重的视角,要将它学深、学透,非一日之功。他说:"从这个角度看,可以理解哈佛教授并不喜欢我们学生选择得太多。"

  钟扬说,相比之下,国内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美国名校就存在明显差距。我们的课程总是分割开的,社会学总学社会学,医学课就学医学,跨学科的课程很少。"我们要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也许首先要学习别人的学科建设,它们不是分裂的,而是各学科的有机统一。这是哈佛暑期班带来的最重要的经验。"(记者
张炯强)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