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

【转贴公社】 《顾蔚专栏》汇丰回归 代价不菲

 
 

Ruan YiFeng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09-8-9 通过 Reuters | 专栏

(顾蔚是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路透香港8月7日电---四海为家绝非易事,对致力做世界的本地银行的汇丰来说也不例外.就像任何在多处置业的人士能够体会到的一样,已经在伦敦和香港两地挂牌的汇丰控股(0005.HK: Quote, Profile, Research)(HSBA.L: Quote, Profile, Research)如真的在它的诞生地--上海正式上市,等着它的将是"笨象三窟"的代价.

为什麽"大笨象"汇丰要承担这种额外的成本和麻烦呢?当然有很好的商业理由:汇丰在中国上市,可以低成本筹得人民币资本,支持其内地业务,进一步扩大知名度.登陆内地股市还能表明汇丰控股对于中国的重视,也是在内地证券市场积极走向国际化的时候,投出的一张关键的信任票.

尽管如此,代价仍然不容低估.主要的挑战就是在上海上市後,汇丰将受到中国政府的监管.当然在内地开展业务的时候,汇丰当地的业务部门已经受中国银监会的管理了,但在中国上市意味着汇丰控股全球86个国家所有的业务都将受制于中国股市的法规和监管.

据汇丰的承销商估计,未来中国股东可能比例很小,仅占汇丰1,840亿美元总市值的2-4%.汇丰甚至可以通过发行中国预托证券(CDR),这就不必赋予内地股东任何投票权,管理CDR的银行将代为行使投票权.但上海希望外国企业采取发行普通股的方式上市,因此这也是汇丰可能的选择.这就赋予了中国股东和其它股东一样的权益.

汇丰承认,要不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里有"上海"二字,或不会选择回归上海市场.上世纪90年代,汇丰把总部搬到伦敦後,开始采用HSBC这个缩写作为正式名称.汇丰控股集团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把上海称作"故乡",那麽回上海上市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媒体和分析师都一边倒地看好汇丰在中国上市的前景,但汇丰高层依然保持了惯有的谨慎.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郑海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汇控在中国上市最大的风险是,中国监管体系是否能与国际最高水准接轨.

考虑到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对披露的要求不算太高,汇丰目前在公司治理和披露标准方面可以轻松成为市场典范.不过中国市场和监管的标准日新月异,今天不犯规不等于明天也不会出问题.就目前来看,中国监管层对某些领域的披露要求已经超过其他国家,看来汇丰400多页的年报以後又得多加几页了.

要是多做几页年报就能换来"中国溢价",倒也划算,国内A股较其香港H股溢价高达40%,外国公司在中国作为稀缺资源,难说可以获得更高溢价.至于汇丰如何做到公平,善待中国股东,又不惹恼英国和香港的投资者,需要好好思量.

跨国公司在火爆的新兴市场上市不是什麽新鲜事,早在1977年印度尼西亚股市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就已吸引了一批西方公司,包括拜耳(BAYG.DE: Quote, Profile, Research)、固特异轮胎(GT.N: Quote, Profile, Research)和英美烟草(BATS.L: Quote, Profile, Research).不过随着这些优惠的逐步撤销,部分西方企业也退出了这个市场.

然而上海不太可能成为下一个雅加达.汇丰在此上市固然有部分外交层面的示好因素,但其上市本身就预示了中国资本市场在未来的重要地位.难说在十至二十年间,上海可能会成为能与香港甚至伦敦分庭抗礼的金融市场.今天看上去更具象征色彩的举动,从长计议可能是汇丰全球布局的一着关键妙棋.(完)

(本文刊出时,顾蔚对文中提及之证券未有任何直接投资,但可能透过基金间接持有相关证券.)

--编译 石冠兰/李然; 审校 张荻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