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3日星期三

【转贴公社】 专职摄影师钱嗣杰讲述:镜头内外的华国锋

2008年8月31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华国锋同志",横幅下方是华国锋的遗像,遗像面露微笑,神情安详。

  在送别华国锋的人群中,有一位耄耋老者,他就是曾在华国锋身边担任专职摄影师达3年之久的新华社高级记者钱嗣杰。这位老人曾在华国锋人生最辉煌的岁月与他朝夕相处。8月31日上午,钱嗣杰早早地赶到了八宝山,来为自己所敬重的华国锋送最后一程。

  公墓东礼堂的正中央,华国锋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钱嗣杰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华国锋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含泪向华国锋的遗体三鞠躬。抬起头,钱嗣杰环顾大厅,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中央和国家机关以及中央高层领导人敬献的花圈摆放在灵堂两侧。于是,钱嗣杰缓缓打开随时带的数码相机,拍了两张照片。往事如烟,钱嗣杰不禁忆及自己第一次与华国锋见面的情景……

  第一次与华国锋在长沙见面

  1965年4月29日晚,时任新华社记者、毛泽东专职摄影师的钱嗣杰随毛泽东从武昌到达长沙大托铺,准备自湖南到江西上井冈山。当时,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的华国锋同湖南省委领导张平化、王延春等前往大托铺专线迎接,送往湖南省委旁边的九所宾馆3号楼。此时的华国锋没有引起钱嗣杰的过多关注,只是感觉他有些敦厚。

  4月30日晨,华国锋、汪东兴与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李强等,按照湖南省委的安排一起前往井冈山,沿途为毛泽东上山做相关准备工作。湖南省委安排华国锋陪同汪东兴打前站,这与毛泽东对华国锋的长期关注分不开。

  据华国锋的秘书曹万贵说,华国锋第一次引起毛泽东注意是在1953年。当时湘潭尚未通车,毛泽东专列停在株洲。时任湘潭县委书记的华国锋接到通知后,从湘潭赶去向毛泽东汇报湘潭农业互助组等情况。华国锋对湘潭手工业、商业的现状也比较了解,毛泽东问什么,他红着脸答什么。毛泽东笑着说:"你这个年轻人还是沉了下去的。要深入群众,实事求是。"

  1955年10月,中共七届六中(扩大)全会在北京召开,34岁的华国锋作为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休息时,毛泽东向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介绍华国锋时说:"这个年轻人是我的父母官,一个老实人。"说得华国锋满脸通红。由于毛泽东的推荐,34岁的华国锋在中央会议上介绍了湘潭地区合作化的经验,特别分析了韶山刘秀华互助组发展为合作社的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受到大会的普遍关注。

  钱嗣杰离休后,每年都要多次到华国锋家里去看望他。华国锋比钱嗣杰大7岁,但华国锋一直喊钱嗣杰"老钱",而钱嗣杰在华国锋离职后也一直喊他"华主席",尽管华国锋曾对人说过"别再叫我主席,我是老百姓"。晚年华国锋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听力也很好,钱嗣杰曾多次表示带笔者去采访华国锋,了解华国锋的晚年生活与早期的革命生涯。笔者十分高兴,一直在做采访准备工作,笔者考虑到华国锋的身体一直很好,没有过急催促钱老带笔者前往华府。2007年下半年,笔者提出采访华国锋时,得知他在医院做白内障手术,于是没有打扰。事后,为让他老人家安心养病,没想到最终失去了与华国锋面对面采访的机会。就在他最后一次进医院前夕,还以为没多久出院后即可采访,可是一切成为了历史的遗憾。

  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华国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7岁。当天下午,钱嗣杰从新华社同事处得知这一噩耗,并从华国锋的秘书曹万贵那里得到确认后,他不禁老泪纵横……

  钱嗣杰接受笔者采访期间,不时地重复这么几句话:"华主席身体一直很好的,我还盘算着过了暑季再去看看他,给他再拍些照片,也带你去采访。眼看立秋了,天气转凉,可是他却在这个时候进医院了,再也没有出来。华主席走得太突然了,太突然……"钱嗣杰那颤抖的声音里寄托着对华国锋的追思。

  钱嗣杰对华国锋的生平如数家珍:1971年1月,华国锋调国务院工作,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之后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1973年8月在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协助周恩来主抓农业。1975年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同年2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确定为常务副总理之一。1976年1
月8日,周恩来逝世。2月,根据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通过,华国锋为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同年4月,根据毛泽东提议,中央政治局通过,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将来提请中央全会追认。

  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主席后不久,钱嗣杰就来到华国锋身边,担任他的专职摄影师。到了华国锋身边,钱嗣杰发现华家子女并不姓"华",而是姓"苏",便有些疑惑不解,后来才渐渐知道:华国锋本姓"苏",单名"铸",于1921年2月16日出生在山西省交城县一个制革工人家庭。在学生时代,他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发愤苦读,成绩优异。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目睹日本侵略者占领家乡的暴行,立志抗日救国。1938年6月,17岁的他毅然参加山西牺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革命工作的需要,改姓名为"华国锋",取义于"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

  华国锋对身边工作人员很少谈及早期革命经历,钱嗣杰通过其他渠道才慢慢知道。1939年,18岁的华国锋担任抗日根据地晋绥边区第八专区汾阳县牺盟会特派员,在汾阳的峪道河、开垣庄、鳌坡一带开展抗日游击工作。1940年2月,华国锋受组织委派回家乡交城县开展工作,先后任交城县牺盟会秘书、县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兼分区农民部部长、中共交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兼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抗战胜利后,华国锋历任交城县委书记兼武装大队政治委员、晋绥八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阳曲县委书记兼地方部队政治委员,带领当地军民同阎锡山反动政权进行了顽强斗争。他在指挥战斗中,善于采取武装打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方式消灭、瓦解敌军,被中共晋绥分局作为经验推广。华国锋在吕梁太原一带战斗10多年,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习惯称他为"华政委"。

  不过,有的时候,华国锋在平常同身边工作人员聊天,或者在接见外宾前夕等候的时间内,也聊起过他自己在湖南工作的一些情况。1949年春,华国锋任中共晋中第一地区委员会宣传部部长,随军南下。同年8月任湖南湘阴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后任湘潭县委书记,湘潭地委副书记、专员、地委书记。1956年3月调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主任、湖南省委文教部部长。1957年8月任湖南省委统战部部长。1958年7月当选为湖南省副省长,主管农村工作。1959年
9月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任省政协副主席。1961年,40岁的华国锋任湖南省委书记兼湘潭地委书记。

  "文化大革命"初期,华国锋受到冲击并被批斗。1967年7月以后,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副组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主任,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组长。1969年4月,华国锋率湖南代表团出席党的九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1970年11月,华国锋当选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并任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钱嗣杰清楚,华国锋在湖南工作20余年,对湖南人民怀有深厚感情。他以身作则,与干部群众同甘共苦、艰辛创业,为改变湖南面貌、造福三湘人民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对湖南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他被毛泽东评价为"讲老实话,是老实人"。

  用镜头记录特殊年份的历史印记

  作为华国锋的专职摄影师,3年内钱嗣杰无数次跟随华国锋视察、讲话、谈话、出访、会见、慰问,见证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华国锋的主要活动,用镜头记录了特殊年份的历史印记。

  1977年4月17日,大庆油田朔风呼啸,大雪纷飞。高耸的钻塔上红旗漫卷,油井星罗棋布,管道密如蛛网,油流奔腾不息。钱嗣杰又跟随华国锋冒着大雪,看油井,登钻台,下车间,进仓库,走访工农新村,深入职工宿舍和厨房,看望大庆广大工人、干部、科技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当华国锋来到供应指挥部一大队配件仓库视察库房管理工作时,23岁的蒙古族姑娘齐莉莉激动地握住他的手,高兴得喜泪直流。当听说青年保管员齐莉莉热爱本职工作,勤学苦练基本功,被人们称做
"活账本"时,华国锋示意让齐莉莉表演。

  齐莉莉听罢,立即戴上技术练兵专用的眼罩,把双眼蒙住,接受特别的"考试"。此时,钱嗣杰迅速打开相机盖,寻找角度拍摄。华国锋翻看账本,请齐莉莉去找25号货位上的292型号的器材。钱嗣杰只见齐莉莉从高大宽敞的库房中央转身向东走去,双目
"失明"的她,神态镇定,脚步平稳,自如地穿过一个又一个料架,径直来到东头左边的25号货位处,就像睁着眼睛拿东西那样,伸手取出292型号的连杆轴承,并熟练地把挂在这项料下面的料签摘下来,同连杆轴承一起送到了华国锋面前。华国锋十分高兴,对齐莉莉说:"你很了不起,向你学习。"齐莉莉既兴奋也紧张,连连说:"向首长学习,向首长致敬!"这时,钱嗣杰抢拍了几张现场照片。

  4月19日,华国锋冒着大风,到百里外的大庆新油区会战最前线,看望"铁人"王进喜曾领导过的钢铁一二○五钻井队,同时看望钢铁一二○二钻井队等单位的工人。有钻工向华国锋送大庆钻井纪念章,有代表向华国锋送决心书和一截岩心,有工人给华国锋戴安全帽,钱嗣杰抓拍了一个个激动的瞬间。华国锋在考察过程中,对每一个班组、每一道工序都看得非常仔细,边看边问。结束视察时,已是星斗满天,灯火齐放。

  4月21日,天气晴朗,春光和煦。这天上午11时50分,华国锋乘火车来到哈尔滨。尽管钱嗣杰有些疲惫,但看到华国锋下车后没有休息就在住地接见黑龙江省委常委,随后又听取外交部同志的工作汇报,周密细致地安排外事活动,十分感动。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议至次日凌晨3时55分才结束。当其他工作人员从梦乡里醒来,准备开始新的工作时,华国锋才稍事休息。

  4月22日下午,华国锋接见了黑龙江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驻军、哈尔滨市、松花江地区、省直各部门、哈尔滨铁路局、大专院校负责同志以及华国锋住地工作人员,并同他们一起合影。接着,他视察了哈尔滨防空工程和哈尔滨市南岗区、道外区、道里区、动力区、香坊区,并考察了哈尔滨汽轮机厂等。钱嗣杰看到华国锋所到之处,广大群众欢呼雀跃,华国锋微笑着不断地向群众招手致意。

  一天晚上,华国锋脱下衬衣,警卫员拿出房间,被所下榻的北京大厦服务员郑玉珍看见,强行要了下来,送洗衣间洗。负责取衣服的同志看到衬衣领已经打了补丁,袖口也磨得麻花了,心里很不平静……

  华国锋艰苦朴素、谦虚和蔼、平易近人,处处事事都为身边工作人员做出榜样。在离开哈尔滨时,他知道黑龙江的同志没有收伙食费,就嘱咐身边的同志按规定交钱和粮票,让黑龙江的同志带给住地服务员。

  24日至25日,华国锋到辽宁视察,在沈阳接见了辽宁省、沈阳市的党政负责同志和沈阳部队、辽宁省军区以及驻辽宁陆海空三军的负责同志。26日,到河北唐山视察,并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上讲话。期间,华国锋深入到灾区群众的窝棚里,热情慰问,向灾区群众转达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并鼓励灾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战胜困难,重建家园,妥善安排生活。钱嗣杰紧跟其后,一一见证。

  4月27日,刚返京不久的华国锋到机场迎接来访的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兼国务委员主席吴奈温和夫人一行,陪同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钱嗣杰作为专职摄影师曾多次随华国锋出访。1978年5月4日上午,华国锋应邀前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随行人员有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耿飚,国务院副总理、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陈慕华,外交部部长黄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申健,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张耀祠,中国驻朝鲜大使吕志先等,钱嗣杰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前往。

  专列于次日11时50分抵达平壤时,受到几十万手持艳丽花束的朝鲜人民的热烈欢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笑容满面地来到站台,欢迎华国锋一行。

  5月10日,华国锋圆满结束对朝鲜的访问,乘专车离开平壤回国。11日上午,钱嗣杰看到《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朝友谊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在翻阅一个星期来的各大报纸时,看到上面刊用了自己所拍摄的大量传真照片,多在头版显要位置刊发。

  同年8月14日起,钱嗣杰随华国锋所率中国代表团先后到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伊朗等访问,经新疆回北京。1979年10月12日起,又随华国锋前往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英国和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

  当年,有关华国锋的外事活动照片主要是钱嗣杰拍摄的。钱嗣杰发现华国锋的照片特别好拍,因为他特别爱笑,镜头捕捉到的都是他的笑容。有时候外事活动或会议结束时,华国锋常常会突然操着山西口音说:"老钱你累不累?"尽管平时在一起没有什么距离感,但此时钱嗣杰还是有些受宠若惊!

  专职摄影师眼里的晚年华国锋

  1980年9月,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他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至此,华国锋正式离开权力核心。

  钱嗣杰已于1979年底离开华国锋回到新华社摄影部工作。不过,钱嗣杰认为从政治上来看,华国锋当年不可能摆脱毛泽东时代的模式与影响。但华国锋在钱嗣杰等身边工作人员印象里是一个"老实人"、一个"好人"。华国锋党性原则强,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细致,慈祥和蔼,为人宽厚,平易近人,言谈朴实平和风趣,关心同志,爱护干部,谦虚谨慎,生活俭朴,一直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所有这些都感动着钱嗣杰等工作人员。

  特别是在1976年那个多事之秋,几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继逝世后,华国锋和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道,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华国锋在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钱嗣杰回忆说:"其实自1976年4月,他被毛主席提议任国务院总理时,我就在开始为他拍照,只不过他当上党的中央主席后成为专职摄影师而已。给我的印象,在粉碎'四人帮'的那段时间,他每有事拿不准,经常找叶剑英、李先念,一起交流看法、沟通思想。"

  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华国锋,尽管深居简出、颐养天年,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在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上,他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在党的第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满头白发的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我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会,可谓意味深长。从九大至十五大,连续7届当选为中央委员,连续9次出席党的代表大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创纪录的。

  华国锋退位后,住在北京西皇城根9号的一个四合院内,院内种了不少的树和花,还有瓜果蔬菜等。华国锋的夫人韩芝俊比他小10岁,山西五台县人,其父韩七海在抗战时期曾任五台县游击队队长。1948年11月下旬,两人结为伉俪。晚年,华国锋与夫人韩芝俊经常亲手侍弄这些花草、瓜果和蔬菜,自享其果,自得其乐。

  钱嗣杰每逢过年过节总去看望华国锋,更多的时候看到他在一间有50多平方米的大书房里练习书法,一手过硬的颜体字人见人爱,曾有行家以"浑然大气、骨力尽现"来评价。华国锋曾这样解释自己选择颜体字练习的原因:"小时候,老师强调临帖,在他圈定的碑帖样本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柳公权和颜真卿的楷书字帖。而颜体笔法稳健厚重,结构端庄宏放,重心平稳,气势开张,字形舒展,丰茂浑厚,说得通俗点,就是带劲、耐看。"在他家里,不时有一些书画名家慕名而来,与他切磋。对于前来求字的,华国锋起初是来者不拒,但是他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只写公益性的字,涉及商业方面的字不写。2002年的一天,听说自己的字被书画市场热炒,甚至有人仿照他的字体、私刻假章伪造,他很不高兴,当即决定:对外封笔,不再轻易给人题字。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华国锋的字迹在社会上渐少。

  钱嗣杰眼中退位后的华国锋并不如外界所说的不问政治,其实他很关心国内外大事,虽不议政却心系民生,《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主要报纸他每日必读,央视"新闻联播"
更是他少不了的"家庭作业"。在客厅的南面有七八个书柜,书码放得很整齐,都是马、恩全集和毛泽东选集,还有一些线装的古书。华国锋在晚年经常翻阅毛泽东的著作。

  每年都有一些现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华府看望他,他们的到访以慰问居多,有时候也会向华国锋通报一些情况,华国锋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干得好!"华国锋一直认为,时下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和谐社会建设很好,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国家和社会得到了进步和发展。

  华国锋的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无论冬夏,华国锋都坚持早起锻炼。早饭后,大部分时间用来写字和看报,有时也到院子里散散步、练练气功,偶尔还会同工作人员一起打打牌。会见客人多安排在下午。客人有山西的老乡、湖南的老部下,也有原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华国锋常关心家乡经济的发展,每次老家人来看望他,他总会关切地询问:"家乡经济发展怎么样?收成如何?"

  华国锋的饮食以清淡为主,蔬菜喜欢吃大白菜、萝卜、南瓜、山药,这些大多是自己在院子里种的;肉类只爱吃水煮羊肉;至于海鲜、鱼,他从来不吃。他尤其喜爱北方口味的面食、杂粮,对家乡特产山西陈醋,更是情有独钟。华国锋向来不收礼,唯独家乡人送来的小米、红枣、玉米面,他会高兴地收下,但反复叮嘱乡亲:"下次不要带了,这些够吃很久。"

  华国锋很少回家乡。1947年,他在山西阳曲县担任县委书记时,曾抽空回去过一趟。1995年,他偕夫人回了一趟交城,看了看他们年轻时参加革命战斗的地方。家乡人的热情接待,让华国锋心里很不安。为了不给地方添麻烦,此后他再没有回去过。

  2007年底,钱嗣杰如往常一样去看望华国锋。那次,钱嗣杰还带了一位年轻记者。期间,华国锋嘱咐那位年轻人:"记者从事的工作,是我党一项重要的工作,年轻人更要好好努力,向你们的新闻老前辈钱嗣杰学习,能像战士一样敢打新闻硬仗。"

  那天,华国锋兴致很高。钱嗣杰情不自禁地拿出相机,抓拍到一张他坐在沙发上微笑着说话的镜头。钱嗣杰没想到,这是自己给华国锋生前所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奥运会的圣火燃亮北京的星空,五星红旗、五环旗在中国国家体育场冉冉升起。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将盛典的舞台搭建在这东方的沃土。13亿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家园唱响团结、友谊、和平的奥运之歌。华国锋非常关心北京奥运会,认为奥运会来到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意义非凡。他原来打算去国家体育场现场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工作人员也早已帮他买好票,他等待着与中国百姓在家门口一起分享奥林匹克的魅力和欢乐。没想到他最后的心愿成了遗愿,就在开幕式前几天因病住院,再也没能回家。每每想起这件事,钱嗣杰难过得泪流满面。

  华国锋平时出门很少,但一年中有两天是一定要出去的,那就是毛泽东的诞辰(12月26日)和忌日(9月9日)。每年的这两天,作为毛泽东生前的专职摄影师钱嗣杰也会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泽东遗容。期间,钱嗣杰总会看到华国锋带着家属和工作人员也到了。

  2007年12月26日,86岁的华国锋带家人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主席遗容,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毛泽东逝世后,毛泽东原警卫队长陈长江在1977
年负责保卫过华国锋参加大庆会议和出访朝鲜的警卫工作,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都在毛主席纪念堂门前等华国锋。陈长江回忆说:"在毛主席塑像前,华老每次都恭恭敬敬,庄严地给大家喊口令:'向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然而,令钱嗣杰、陈长江等老人感慨万千的是,他们却在2008年8月31日站在了华国锋的灵堂前。还有几天就是9月9日了,可是他们再也听不到华老喊的口令了……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新华社所发的电讯通稿《华国锋同志生平》,给予很高的评价:华国锋同志"和叶剑英等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作出的重要贡献","在领导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他的品格和风范,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华国锋告别政坛多年,生前心态非常低调,他一直以平民身份、平和心态、平淡生活的境界安度晚年,给世人留下了一段平淡而不失传奇的佳话。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