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星期四

【转贴公社】 曾进《纽约大学华裔娇女自杀事件发人深省》(旧文)

  2004年3月6日黄昏时分,一个妙龄少女从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飘然至地,为
自己19岁的生命嘎然划上了句号。她停留的最后地点是纽约曼哈顿市区6大道与
36街交口处一幢24层公寓的楼顶。她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钱盈安(戴安娜.钱,
Diana Chien),华裔,纽约大学二年级学生。今年1月刚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转到该校就读。她的自杀,成为纽约大学半年来学生死亡的第四起事件。

  钱盈安的死亡,不仅牵动了她的父母、亲人和朋友,也将许多平日潜伏暗涌
的伦理与价值观问题引到了公众的视线之内:大学该如何关心那些心灵孤寂与脆
弱的学生?而曝光她自杀过程的媒体是该因其新闻专业精神而为人称道,还是因
缺乏人类基本的怜悯精神而遭唾骂?她的男友在其死后声言要与之结婚,可是面
对"侮辱自己女友"的媒体却滔滔不绝,让人不禁怀疑:钱盈安,是因为爱过尤,
还是爱不足才选择死亡……

  学校,谁来关心青年人的孤寂?

  钱盈安的死成为纽约大学自去年9月来的第四起学生死亡事件。

  2003年9月12日,纽约大学生杰夫(Jeff Skolnik)在20岁生日当天从学校
鲍勃斯特(Bobst)图书馆10楼跳楼自杀;10月10日,一名18岁的男学生斯蒂芬
·伯勒(Stephen Bohler)也从相同地方坠楼身亡。法医鉴定为服用迷幻药后造
成的意外事故;10月18日,大二女学生蜜雪儿·格卢克曼(Michelle Gluckman)
从朋友在校外的格林威治镇公寓六层跳楼,原因仍在调查;她在抽烟完后,只说
了句"我不再抽了"就自杀了。她的自杀原因仍在调查中。

  这四起跳楼自杀案件只有两起被警方界定为自杀。来自巴尔的摩的大二学生
劳拉·拉姆金(Laura Lampkin)说:"难以相信这么短的时间会连续发生自
杀。"

  纽约大学负责学生事务的副校长马克·威思 (Marc Wais)在事后以电子邮件
形式向全校3.8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布了这个噩耗,并说道:"对校方而言,
这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事实。我们在今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据统计,美国年轻人死亡原因中,自杀已成为仅次于事故、他杀的第三大杀
手。平均每2小时2.5分钟就有一个25岁以下的美国青年自杀。

  2000年,美国共有29,350起自杀案,其中13.6%的人年龄在25岁以下。从50
年代到70年代晚期,自杀的年轻人(15-29岁)比例增加了2倍。

  纽约大学也对学生心理健康感到头疼。威思呼吁学生应多进行心理辅导,多
关心周遭的同学。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三的学生瓦苏达·泰勒(Vasudha Talla)
称:"在纽约大学里很难交到朋友。没有校园生活,还得适应纽约大都市,每个
人都被隔离了,非常孤独。 "

  网络BBS对大学生自杀事件也表示了关注。很多网友认为,学生自杀压力可
能来自于名校的学业压力。针对这一问题,从2000年起,一个心理健康非盈利性
组织的计划――SOS计划――已经开始在美国1,300多个学校中实行,它也是美国
第一个以学校为中心进行自杀预防的项目。参加这个计划的学生只需花费不到40
美分,就能得到心理咨询。

  媒体,新闻底线能走多远?

  钱盈安跳楼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到一名《纽约邮报》的记者恰巧经过,正
好拍摄下来她自杀身亡的场面。

  2004年3月7日,《纽约邮报》刊登了钱盈安跳楼的照片;在确认钱盈安的身
份后,该报于3月10日又在头版大幅刊载了同一张照片。

  媒体对学生自杀事件的大肆渲染引发了纽约大学师生的愤慨,校报在第二天
就写了社论对此事进行抨击。纽约大学发言人约翰·贝克曼(John Beckman)愤言
道:"考虑到这个照片已经上过一次报了,连续登载只能说明报纸人缺乏专业判
断能力,对死者家属毫无同情心,也完全漠视纽约大学学生的感受。"

  针对此说法,《纽约邮报》发言人苏西·哈尔平(Suzi Halpin)拒绝作出任
何回应。而《纽约邮报》的这位摄影记者则对外解释称,自己是个影迷,并没有
预料到结果会这样子。他说:"在电影里面一个人自杀总是没有成功,又退却了。
但是现实却是,你认为她不会跳楼,但她真的跳了。"

  这一解释显然不符合公众的道德诉求。纽约大学网上连篇累牍地声讨《纽约
邮报》缺乏同情心、品质低劣的小报行径。"这幅另人无法容忍的照片可能会怂
恿一些心灵原本脆弱的学生考虑自杀。戏剧化的场面会让一些学生把自杀当作一
种选择," 美国佩斯大学咨询中心主任里察德·夏迪克(Richard Shadick,)说,
"刊登照片的行为是绝对鲁莽的。"

  但是也有人出来喊出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刊登照片是新闻自由;如果什
么都要经过新闻审查,就不是在美国做新闻了;刊登事实是媒体的职责,而读者
可以有权利选择看或不看;害怕,就不要看。还有的人说,"9.11"恐怖袭击时,
还不是有媒体刊载人们跳楼的场景,为什么自杀就不可刊登了;再说了,恐怖和
悲惨的照片说不准还可以唤起人们对周围这些孤独的人的同情心呢。

  但是,在一个新闻自由和商业竞争共生的年代,谁又能说自己分辨得清《纽
约邮报》的动机是为了新闻还是为了商业呢?

  男朋友,悲剧里的是非人物

  钱盈安的男友克里斯托弗·兰姆(Christopher Lam)成为此次悲剧的一个
焦点人物和备受争议的角色。兰姆,今年23岁,去年刚刚从纽约大学毕业,在纽
约从事银行投资工作。据他称,他是在2003年暑假与钱盈安在加州大学洛衫矶分
校相识的。两个人看的第一场电影是《加勒比海盗》。兰姆说:"从那以后,我
们就想时时刻刻呆在一起。"

  但是他们的爱情却应了一句俗话:相爱容易相处难。虽然钱盈安很快就转学
到了纽约,可以和男友朝夕共处,但两人的感情却时常不稳定。她在自杀前曾经
和男友多次吵架,并扬言过自杀。事发之前,他俩在一起逛书店时又发生了争执,
兰姆说他以为和从前一样是情侣之间的争吵,并没有想到钱盈安真的会去自杀。

  钱盈安本人是典型的品学兼优的学生,接触她的人都爱说她非常爱笑,还很
开朗。她的父亲是硅谷著名数码影像录像机制造商"帝维" (TiVo)公司的副
总裁钱大卫(T.W. Chien)。据她的舅舅杨伟说,她高中时是田径、体操和篮球
运动明星,曾获得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

  这样一个勇敢倔强的女孩,把爱情看得至高无上。兰姆说,她曾经写下过这
样的两句话:"你为爱而活着,因此你无怨无悔。""这也是导致这场悲剧的原
因。"兰姆哽咽地说。

  关于兰姆对钱盈安的爱,在悲剧发生后引来了很多人的非议。关于他利用女
友的金钱,并控制她,阻止她和外人交往的传闻颇多。兰姆令人反感的原因之一
是他言行不符地接受了《纽约邮报》的采访。他说,钱盈安的父母非常反感外界
将女儿自杀一事与纽约大学的数起学生自杀案联系在一起,并对此大做文章。他
称,冷冰冰的数字让人非常反感,女友的死和学校无关,只和爱情有关系。她的
死不应该和冷冰冰的数据相联系。但即便这样,他还是接受了一个两次刊登自己
女朋友坠楼身亡的报纸的采访。

  另外,他的拜物主义虚荣态度也成为众矢之的。一边,他说,"她是我生命
中的至爱。我只属于她","我仍要娶她为妻","她父亲同意了,认为这是他
所听到的最难以置信的爱情故事之一。" 3月10日,兰姆在征求钱盈安父母的同
意后,于次日举行了"冥婚",为死去的新娘戴上一枚镶有八颗钻石的白金钻戒。

  另一边,他回忆起坠楼的女友的情形时,却在说着满口充满铜臭的话——

  "我向人群冲过去,看到了一地的血,我看到了她。她戴着我在美林证券公
司的棒球帽,穿着我买给她的白色"香蕉共和国牌"夹克。她有自己的白色皮革
钱包,她总是把钱夹放在肩上避免被人抢劫。她当时还穿着和我配对的普拉达运
动鞋。"

  用物质主义表达情感也许已经成为他无意识中的生活方式。但这样大倒胃口
的言论自然丢掉了人们对他的同情。在纽约大学的论坛上,有人说,本来可以理
解他急于得到同情的心理,但是他一上来就习惯性大谈名牌,忘记是在谈论自己
爱人的死,实在让人反感。一个自称约翰·张的人在网络上甚至称,兰姆在女友
死后依然如故地打牌、看电视、社交等,如果他要上电视去兜售自己的爱情故事
也肯定不足为奇。

  不管这是事实还是谣言,有人对此事件做了如此评价:钱盈安不是因爱而死,
而是缺乏爱才丧生。

  钱盈安自杀事件以及公众的反响或许折射出美国青年一代情感上的误区,也
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恰如弥尔顿诗中所说的——"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
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面。/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
谁鸣,/它为我,也为你。"

  这才是事件本身的寂寞与苍凉之处。

(XYS20040318)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