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转贴公社】 两岸问题靠理解双方的年轻一代

 
 

Ruan YiFeng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多维社记者柯宇倩报导/中国大陆准备让台湾学生凭学测成绩申请大陆大学,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李洪山对多维社指出,台湾大学有其优势,不必担心往后人才流失,但长远来讲,由于人才的流动是全球性的,台湾应也会承认大陆学历。(chinesenewsnet.com)

中国大陆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表示,大陆将开放台湾学生以学测成绩申请大陆大学,不过并不会废止港澳台大陆大学的单独招生考试。(chinesenewsnet.com)

大陆教育对台湾开放,台湾首要关心的就是人才流失问题。肯特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洪山说,台湾有些大学的负责人已经点出,从台湾到大陆的学生不会特别多,因为台湾有的大学,例如台大、清华,本身在海峡两岸甚至亚洲已是顶尖,加上台湾不承认大陆学历,会让欲前往大陆的学生有所顾虑。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李洪山。(肯特州立大学网站)
(chinesenewsnet.com)

此外,台湾的大学也有其优势。李洪山认为,台湾与大陆在中等、高等教育上都有再做改革,双方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想要摆脱双方都面临的应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双方都在摸索。台湾这方面要比大陆早做一些,较有经验,因此,怎样培养学生,尤其培养一个较独立创新的学生,台湾较占优势,大可不必担心开放大陆学历以后学生会流失或被边缘化。(chinesenewsnet.com)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台湾大学对大陆学生也有很大吸引力。现在的问题是大陆学生很难到台湾读书,现在大陆的台湾的学生约两千,大陆学生在台湾可能不到一百,从双边学生的总数来讲,这个比例更不协调。"李洪山说。(chinesenewsnet.com)

因此,为了应对大陆对台湾学生的开放,李洪山认为台湾也应采取一些措施,吸引大陆学生。"你如果看大陆学生到台湾后,对教育制度和社会的反应,就会觉得这样的开放,其实对双边的学生、民众、教育都有好处。"(chinesenewsnet.com)

而最终,李洪山认为台湾应该也会开放承认大陆学历。"大陆的学校数量上来讲比台湾多许多,可选择的门类、特点、资源可能也多一点,可能引起一定数量的台湾学生到大陆就学,如果能保持双向流动的话,人才流失就会减小,而且这种流失也很难说就是永久、负面的,很多大陆学生到美国留学,在美国很长时间,但还回到大陆工作,给大陆带来很多资源和资讯。"(chinesenewsnet.com)

《多维月刊》:许宗衡的情妇和"...
深度 功能不大意义重大:海峡两岸试水温...
互动 朝核六方会谈比最初艰难起步时还要...
中国 贾樟柯关于退出墨尔本国际电影节的...
国际 时势造英雄 鸠山由纪夫成日本最受...
视频 新闻联播20090722
出道10年:盘点章子怡上位的激...
娱乐 电脑游戏小天后瑶瑶 抢攻中国电脑...
体育 快讯:何冲夺得世锦赛男子3米板冠...
论坛全球男人的性尤物:最令人心碎..
李洪山对多维社说,长远来讲,一个明智的政府,最终都会走到一个比较开放的政策上,如果北大、复旦、人大的学历,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大学都承认,只有台湾不承认,对台湾也没特别大的好处,因为今后人才的流动肯定是全球性的,尤其如果担心台湾人才流到大陆去,台湾应该做的就是敞开大门,让大陆人才到台湾,或让在大陆的人才能高兴、满意地回台效力。(chinesenewsnet.com)

不过,开放台湾学生凭学测到大陆,对大陆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刚开始实行时,估计人数不会太多,大陆要利用这个机会,找一个比较好的模式,照顾、安排不同背景学生在大陆大学的生活,毕竟两岸教育体制在中学之前的差异比较大,在文化调适上需要一些帮助,特别是开放后选择更多、不会都集中在大城市、集中在比较好的学校,一些大学没接受过台湾学生。到大学后,双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应该差距不大,例如名牌大学的教授,都有在海外读书的经历,他们的教学方法都很接近。"

2009年台湾大学入学学测第1批闱场人员入闱,展开12天与外界隔绝的闱场生活。中央社记者孙仲达摄98年1月11日
(chinesenewsnet.com)

此外,简字体的识别也会是台湾学生的一项功课。李洪山指出,台湾学生从小学繁体字,现在去辨识简体字可能简单一点,反而是大陆学生要认繁体字可能更具挑战性。(chinesenewsnet.com)

对于马英九提出的识正书简,李洪山表示,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办法,许多人已经在做,不过,其实很难定义哪个是正体字。"繁体字比较传统,且做为文化传承,在世界上仍有一部份人很习惯用,但以文字的使用度来讲,简体字的使用人数可能多些,所以要用以哪个标准来定?哪个是正、哪个是偏,是以历史悠久,还是使用人数来判断?不过,不论是用简体还是繁体,只要华人之间能够沟通、看个人使用习惯跟工作环境,就不应该是很大的问题。"(chinesenewsnet.com)

除了生活和文字上的适应,李洪山认为,两岸的学生还可能遇到文化上的挑战。"尽管同种同文,但尤其是政治和文化上的隔离,可能行为方式甚至思考问题的方法上,都会有些不同,但年轻人的可塑性比较强,也较少抱有偏见,所以一些具体的困难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都会解决,这些挑战不一定都是坏事,能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环境下适应,以及怎样保持自我。"(chinesenewsnet.com)

李洪山表示,也许今后两岸许多问题的解决,就在于这群对双方都有很深理解的年轻一代,比老一代更有希望与成效。(chinesenewsnet.com)

李洪山研究中国、台湾、美国在冷战时期与之后的教育与文化,曾任留美历史学家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美中教育交换:国家、社会与文化间的关系1905-1950》、《东亚与美国:1784年后关系的百科全书》等。

关键字:  大陆  大学  两岸交流  人才流失  台湾


相关新闻:
电邮本则新闻给您的朋友:
请填入E-Mail址: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