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0日星期四

【转贴公社】 21岁癌症女子勇敢面对病魔 为他人捐献身体器官

"检查结果出来了,我吓了一大跳----骨转移!我开始哭。肚子很胀,腿也疼。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放弃治疗,真的想放弃!"


  张仲培,一个鲜花般年龄的女孩儿,患了鼻咽癌,由于家中无力承受巨额的治疗费用,她毅然走出医院,希望靠乐观对抗癌症。


  今年1月12日,21岁的张仲培在《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誓愿身后捐献眼角膜。记者几经周折找到她的电话并且拨通:"我们听说了你的情况,想过去看看你,希望能够帮助你。""谢谢!我的病没关系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从听筒传了过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记者感觉仿佛癌症根本没有走近她。开朗、乐观,是对张仲培的第一印象。


  6月19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杨家村张仲培家,由于没有人带路,一边走一边问,中午时分才找到她家。


  记者从车上下来向坐在土坡上的张仲培走去,她看上去非常瘦,感觉风一吹就能倒下。她拄着一根木棍举步维艰,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透着对生命的渴望。记者轻轻地搀着她的胳膊,害怕劲大了弄疼她,"半年的时间,从120多斤到80斤,我的减肥速度够快吧?"张仲培没有一丝的拘谨,笑着说。她特别爱笑,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看着她阳光般的笑容,很难让人想象她正被癌症缠身。


  张仲培的家孤零零地建在一个土坡上,破旧的土墙围成一个院子,两间小土房、一铺大炕、一张临时搭建的小床和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这些就是全部的家当。


  10年寒窗苦读,2007年,张仲培考入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就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快乐的她编织着似锦的前程。2008年3月,由于长期头痛,她前往武汉协和医院检查,经确诊鼻咽癌已经进入晚期。


  闲聊中,记者发现张仲培在重病期间一直坚持写日记。经过她的同意,记者看了日记:"检查结果出来了,我吓了一大跳----骨转移!我开始哭。肚子很胀,腿也疼。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放弃治疗,真的想放弃!"


  张仲培的父亲张玉锁今年66岁,几年前患上了肺气肿,腿脚也不好,但是自从女儿生病后他一直拖着病腿到处借钱。"上半年低保费2500元已经拿上了,还有家里卖玉米的钱以及村里人给捐的钱,虽然不多,救孩子的命要紧呀!"张玉锁坐在炕边语气坚毅地对记者说。


  母亲刘素云今年78岁,一提起女儿的病情,老人直掉眼泪。她说,家里正在四处筹钱,她也忙着干农活希望能多赚些钱给孩子治病。"培培真是个可怜的娃,本以为上了大学她就有好日子......培培并不是我们的亲生骨肉,是20年前抱养回来的,我们老两口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疼。"


  张仲培说:"我很爱他们,我不想让他们再为我奔波,为我筹钱。不想让他们为了我那么累,他们已经做得够好了。其实,我不治疗也可以很坚强地走过这段路,或许我还会哭,但是我会尽量很坚强地走过去。"


 勇敢面对病魔


  "癌症算得了什么,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倒下的是脆弱的人,而我要勇敢地站起来。"(变体)


  其实,张仲培身上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肋骨、胸椎等部位,疼痛时时刻刻伴随着她。"前段时间吃不了东西,一吃胸腔疼得厉害。"张仲培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射性治疗,再加上吃不下东西,她的身体越来越单薄,说话稍微一用力,瘦弱的身躯也跟着抖动。


  她不敢多走动,只能不断地按压自己的左腿,这样可以缓解一些疼痛。由于骨转移,她的骨头都很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骨折。"如果疼得很厉害我就会唱歌,唱周华健的《忘忧草》。"张仲培说,还有一种对抗病魔的办法就是读书,把自己沉浸在故事情节中就会忘记疼痛。


  张仲培在日记里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我现在已经不那么害怕疾病了,更不曾有过对命运的抱怨。阳光与风雨同在,只要我的精神不倒,说不定就会迎来万里晴空。哭泣,那可不是我的性格,咱从小就不怕吃苦......不是还设想在大学里多拿奖学金,通过勤工俭学多赚一些钱邮寄给父母吗?病好了,还得继续求学。"


  今年3月份,由于无法继续支付医疗费,张仲培离开医院回家休养。"我觉得我的病可以治好。"说这话时,张仲培又笑了,显得信心十足,但是让记者听起来却很揪心。


  从去年生病以来,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办手续、排队等待治疗,一个人忍受病痛的折磨。后来有了义工的帮助,她逐渐减轻了压力。


  虽然多次谈到她的病,记者自始至终没见她掉一滴眼泪。从她蹒跚的步履中记者能够感觉到她的病情很严重,但她用阳光般的笑容掩盖了巨大的病痛。


  坚强是记者对张仲培的第二印象,并且由衷地敬佩这个女孩子。


  我要活下去


  "我舍不得离开这个善良的世界,我要活下去,想让上帝给我一个机会报答他们。"


  "虽然妈妈、爸爸和我相差半个多世纪,但是我知道他们很疼爱我。我也想让他们过着快乐的生活,不让他们再为我忙碌,我想让他们的晚年也能享受到和别的老人一样的幸福,可是现在我能做的就是不给他们增加烦恼。"从日记的字里行间,记者能够感受到张仲培对父母的爱与牵挂,无论病痛怎样折磨自己,她都要自己扛,不愿看到年迈的父母再为她操心劳累。


  张仲培说:"拼命地接受放疗,拼命地让生命升温,我该怎么办?看着一贫如洗的家,真的想给他们带去快乐,可我能做什么?爸爸妈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他们为了给我治病,都舍不得买药,我真的想扯开嗓子大哭......我很爱养育我的父母,他们已经尽全力把我养大,不能再拖累他们了......"


张仲培上初中后,总是上完晚自习后才回家吃饭,无意间她发现,妈妈等她吃完饭后会打扫她的剩饭。开始,她以为妈妈怕浪费才吃那一点点剩饭,经过几次观察,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从那以后,她晚饭总吃个半饱,给妈妈留下一半。


  上高中后,由于学业越来越繁重,张仲培中午必须休息,但是她睡觉比较轻,稍微有一点儿动静就会醒。为了不影响她休息,夏天,妈妈就在院子里睡觉。因为家里生活非常拮据,在夏天她几乎不吃雪糕。可是,高考那年,妈妈却给她买二三块钱1斤的西瓜。


  张仲培生病后,疼痛时时刻刻伴随着她。那天,她的腿又疼了,怕妈妈担心就一个人忍着,天快黑了,妈妈过来扶她下地吃饭,发现她浑身都是汗,妈妈问她是不是身上疼,她实在忍不住了,流着眼泪点了点头。妈妈不顾张仲培的劝阻摸黑出门去买药,借着微弱的灯光,她看着妈妈在夜色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心如刀割。没等妈妈回来,天就下起了雨,她怕年迈的妈妈出意外,不停地向门口张望,由远及近传来脚步声,她使出浑身力气大声喊着妈妈,妈妈微弱的应答声让她悬着的心落下了。妈妈进屋后顾不上换湿透了的衣服,从怀里摸出用塑料袋包裹着很严实的药,赶紧让她把药吃了。原来,妈妈走了四五家药店才买到药。从那以后,无论身上有多疼,她都忍着,不让妈妈看见。现在,家里就只有妈妈能够行动,每天除了要去地里干活外,还要走几里的山路到镇上给张仲培买点有营养的东西补身体。


  疼痛又折磨了张仲培一晚上,她彻夜未眠。6月19日5时多,妈妈就去地里干活了,张仲培看着妈妈的身影在视线里逐渐模糊,她失声痛哭。8时多,妈妈回来了,她看着女儿红肿的眼睛说:"腿又疼了?"张仲培突然说:"妈妈,我想吃根油条。"妈妈放下锄头转身出去买油条,妈妈人还没有进院,就听她扯开嗓子喊:"培培,妈妈给你把油条买回来了。"张仲培说:"正因为妈妈,我才会一次次地选择坚强,我要活下来。妈妈的善良、坚强、乐观从小就影响着我,让我一次次从困难中走出来!我想有个家,一个和睦而快乐的家,不在乎它的富裕与贫穷,只要有爱!父母的爱,同学和老师的关心,还有那些素不相识但是却时刻牵挂我的义工,这一切的一切让我舍不得离开这个善良的世界,我要活下去,想让上帝给我一个机会报答他们。"


  社会的关爱让我快乐


  "有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在关爱着我,我觉得现在很快乐,只是不知道怎么去报答他们对我的这片恩情。"


  自从张仲培得病后,她所在的学校师生为她捐款1万多元。从武汉转到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期间,社会各界捐款5万元左右。来自社会的爱像泉水一样滋润着张仲培。


年前,张仲培一个人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时,一支活跃在呼和浩特市的义工组织,通过广播了解到她的情况。他们主动找到她,轮流给她陪床,照顾她的饮食起居,鼓励她与病魔斗争。而且,他们一直和张仲培保持联系。


  端午节前夕,张仲培从老家来市里的医院检查身体,被义工"周哥"接到他租来的家住下,"周哥"和妻子腾出一间房子供她住。工作繁忙的义工"漠北"总是硬挤时间过来看她,给她做饭,搀着她外出散步。"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怕我一个人在家有危险,就请假到家里陪我,他们的职业从来没有告诉过我,而且也不让我说出他们的名字,只是尽其所能帮助我。"张仲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6月2日,张仲培带着义工帮她开的中药返回老家托克托县。"我不想去医院治疗了,听说很多得了癌症的人,每天保持乐观的心情,不治疗也会痊愈。"张仲培说。


  把身上的器官留给别人


  "真的死了,如果我身体上有些器官对别人还有用,那就都留给别人吧。"


  到今年3月份,捐款几乎用完了,张仲培没钱在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她希望通过乐观的心情来成为一名抗癌英雄。


  目前,她身上的肋骨、胸椎等处都出现了转移的癌细胞,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是由放疗转为化疗,所有的费用加起来需要几十万元,如果能到大医院坚持治疗,生命也许还有希望。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想靠自己养活自己,不拖累别人,不拖累家庭,不拖累社会。其实只要活着还有多少美好的事情可做啊......真的死了,如果我身体上有些器官对别人还有用,那就都留给别人吧。"张仲培有些哽咽地说着这句话,晶莹的泪花在眼里闪烁。


  临走时,记者给张仲培留下300元钱,这点钱对她的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是,记者只想告诉她:来自社会上的爱可以成为她生命的支点。(文/本报记者
刘晓君 摄影/本报记者 辛永红)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