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多年磨一剑的金字招牌,豪华明星阵容,水准一流的摄影、美工和音乐,无所不用其极的宣传营销,贺岁黄金档期,加上迎合"全民娱乐"时代的黑色幽默,《让子弹飞》不火都难。
(2007年9月3日,中国导演姜文携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参加威尼斯电影节。 摄影:路透/Alessandro Bianchi)
从上映短短两周的表现看,这部"中国西部片"有望超过姜文老朋友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创下中国电影票房历史纪录。可惜,票房夺冠未必意味着名留青史,思想与时代的局限性可能注定这部片子很快被人遗忘。
该片迄今之所以"叫好又叫座",除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因素,绝不能忽视"政治寓言"一说。其实对大多数观众而言,如果事先没有阅读相关影评,观影之後很难联想到什麽政治寓意。这就令人怀疑,难道"政治寓言"只不过是一个聪明的营销手段,本身有些牵强附会?
话说回来,即使姜文和制片人有意植入什麽隐晦的政治含意,即使所有观众都事先获得这一提示,我想90%的观影者依然难以理解这层微言大义。当然,政治远不是当代中国人的主要兴趣,但就算感兴趣,这种掩耳盗铃、自做高深的表现手法又会让多少人买帐呢?
没错,在这个依然浮躁的时代,当代中国电影确实缺少思想深度,但并不是所有思想都是值得深度挖掘的。姜文在此片中表达的,依然没有逃脱当年《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中的思想格局:仅仅是解构而非建构,更多为反思而非展望。其实,这个民族已然经历了太多解构、反思,只是打碎一个旧世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期待的是一个新世界的曙光。
曾几何时,打碎旧世界的英雄人物毛泽东提出要"灵魂深处闹革命",这句口号早就成了笑谈。但在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政治运动和文化革命之後,人们发现,仅仅依靠那些外在的变革,很难真正实现一个国家的浴火重生,哪怕这些变革披挂上民主人权西方现代的外衣。最终让那些先进民族领先于世界之林的,不是什麽器物乃至制度,而是包括信仰、道德在内深入社会肌髓的思想意识。相应的,一切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包括电影――都把重点放在深刻描述人性本身的局限、挣扎与希望,从而引发人内心深处的共鸣、感动与盼望。如果脱离人的内心,仅仅讲述那些外在的江山美人与雄才大略,并止步于暴露黑暗、提出问题而非进一步透出一线光明,恐怕只能赢得一时畅快而非长久回味。
我丝毫不想否认姜文的艺术激情和真诚投入,他导演的几部片子都不是平庸之作。他的风格很像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但据说,他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
我也依然认为,当代中国电影无论是顶尖作品还是平均水准,仍未恢复到六、七十年前民国时期《神女》、《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的水平。起点很高的百年中国电影发展至今,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姜文都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但一些时代与思想的局限并非他们能够左右。姜文的《让子弹飞》努力了,但还远远不够"给力"。(完)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