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以来,大米、面粉、砂糖、肉蛋奶与食用油等食品和食材先后快速涨价,迫使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定调,第四季财经政策重点要放在控制物价。
珠三角近期出现一种奇妙现象。由于中国境内的生活物价成长过快,但人民币实质购买力却有超越港币趋势,使得不少广州或深圳的家庭主妇南下香港扫货,而且扫的是生活必需品而非LV等精品。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6日公开表示,中国通膨压力加剧,明年通膨率预计达到4%。
瑞银证券中国经济研究主管汪涛在研究报告中预期,未来十年中国的土地、资源与能源价格,都得向上调整,以反映其供应限度与相对稀少性。
再者,农产品价格也必须调高,以反映非农产业土地及劳动的机会成本节节升高,而这些调整将表现在更高的通膨上。
汪涛说,"假设物价以渐进式改革,政府也审慎管理货币及信用政策,我们预测中期CPI为3%至5%。"
多位中国产学界人士认为,中国官方应提高通膨容忍度。中国社科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可考虑调高CPI调控目标至4%左右。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曾提出,通膨率应该提到4%到4.5%之间,但这些建议均未获官方回应。
经济参考报报导,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中国今年能否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内,其实不那么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输入性通膨难以避免,中国经济的承受能力更应该成为物价调控的考虑因素。
左小蕾说:"只要中国经济保持8%以上的增长,即便CPI今年突破4%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当然货币发行过多,特别是美元贬值所带来的副作用将逐步释放,政府要注意到将来可能由此引发的问题。"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